时空巴士
  1. 时空巴士
  2. 其他小说
  3. 穿成年代文里的炮灰女配
  4. 33、033 修理人
设置

33、033 修理人(2 / 2)


阮文曾经对化学系77级的六十八名新生做了归纳分类。

化工设备专业是老生班,所谓的老生班就是老三届高中生,26个学生中年龄超过三十岁的过半数,还有几个跑步奔三,其中有两名妈妈级选手。

非金属材料专业二十五人,大龄学生有六人。

至于阮文所在的高分子化工专业十八人,年龄最大的是班长张爱国,现年24岁,他是地道的农家子弟,知道高考的消息后迅速投入复习之中,最终如愿被省大录取。

最年轻的……行吧,阮文是最年轻的,也是高分子化工专业唯一的女生。

其他几个女同志看阮文在那里站着,忍不住嘴了一句,“高姐你刚出了月子悠着点,不行就学阮文嘛。”

化学系77级一共就这十个女生,高明月最年长,两个孩子的妈。

她之前在一家塑料厂工作,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时正身怀六甲,进考场的时候挺着个大肚子。

成绩出来后没几天孩子也出生了。

为此高明月给儿子起了个小名叫高考,十分有纪念意义。

她其实早就出月子了,只是这会儿涨奶难受,每天都要喝苦兮兮的中药抑制奶水,在一群学生中又显得格外的辛苦。

今天劳动课,高明月反倒是觉得没那么辛苦,大概累了就不觉得涨奶难受了。

“不碍事的。”抹了抹额上的汗,高明月继续锄地。

她三十大多的人,还能瞧不出小姑娘家的心思?拿自己当枪使呢,她没那么傻。

三个班的活都是分配好的,高分子专业就阮文一个女同学、独苗苗,人家男同志怜香惜玉不舍得阮文干活,酸人家这个有意思吗?

阮文笑了笑,背着水壶,跟在后面捡锄掉的草,有些杂草生命力顽强,你不把它丢出去,它都能直接秽土重生。

“阮文你周末有什么安排没,我们打算去博物馆参观,要不要一起去?”

这个提议非常的美好,不过阮文拒绝了,“我周末得去摆摊。”

“摆摊?什么摊?”现在,能摆摊吗?

“修收音机。”这是阮文给自己,或者说给她和陶永安新找的工作。

修理收音机。

为此阮文还特意购置了一套工具。

陶永安觉得阮文特别实在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从小玩意儿搞起,一点点来嘛。

高分子专业的男同志们被阮文这一句惊着了,前些天阮文一举扬名物理系,这事他们倒是有所耳闻,谁让隔壁宿舍就是物理系那群老光棍,还特意来他们宿舍打听阮文的喜好,意图染指他们高分子的仙姝。

赶跑了隔壁的老光棍们,高分子专业的男生们计划着寻一个收音机,练练拆装维修,总不好被阮文比下去。

成绩已经不如人了,连最得意的动手能力都没了,那还怎么混?

他们还没搞到收音机呢,阮文这就要去练摊了。

确定不给他们一条活路?

“可学校里没多少人有收音机吧?”

这念头学生们富裕的不算多,一台收音机得三个月的生活费,就算是想买也得再三衡量。

“不在学校。”

阮文去街上摆摊。

这会儿天气已经暖和了不少,周末天气又好,阮文在百货大楼外面支起了摊子。

硬纸板上用粉笔写着“免费修收音机”六个大字。

很快,就引来了热心的围观群众。

“小同志,真的不要钱?”

阮文甜甜一笑,“不要。”

人群里有人抬杠,“那你们万一修坏了呢可咋办?”

阮文脸上依旧维持着微笑,“好端端的收音机您也不见得会送过来啊。”

就像是医院里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好端端的一个人进了你们医院没了”。

进医院的百分之九十九是病人,咋还就好端端一个人了呢?

抬杠那人讪讪一笑,“小同志牙尖嘴利,你会修吗?”

“反正死马当活马医呗。”

陶永安觉得阮文态度是真好,别人说什么都不在意,乐呵呵的过活自己的。

说她没心没肺吧,其实阮文心里跟明镜儿似的,就是不跟人计较罢了。

围观的人挺多,但没人送过来录音机。

阮文有些无聊,索性研究起了那块手表,她没能找到合适的齿轮替换,到现在都还没修好。

玻璃表盘倒是弄到了一个,阮文找了块玻璃,用细磨砂纸一点点的打磨。

她用柴油浸润了边边角角,这块略带着点弧度的新表盘可以说是完美契合了手表。

唯一的问题,在于齿轮。

总不能自己找一个齿轮,再一点点的打磨小吧?

这念头忽的在脑海中放大,阮文觉得好像也可行,不然真不好弄。

她上次在废品站找到的这个女款旧手表很古老了,几十年前的旧物,阮文好不容易通过那后面的字迹看出是湖州制表厂的产品。

查了下发现湖州制表厂早就在抗战时期被日本人一把火烧了。

自己手头这块,竟然是当年最后一批产品。

都是老师傅手工制作的,同一批出来的好像也就八块。

指望找到备用齿轮没戏,要么去定制,要么自己搞。

比起后者,定制更不靠谱。

阮文想了想,打算回去后找个齿轮慢慢打磨。

她还挺喜欢这款手表的,三十年代国内能做女款手表,而且款式到现在都很新潮,还真不容易。

阮文把玩着手表正出神,有人喊她,“小同志,我这收音机能修修吗?这声音断断续续的。”本来是想着去找师傅修的,但那得花钱。她一个孤寡老太太没什么收入,不舍得花这个钱。

老太太把收音机抱在怀里,似乎舍不得交出去,生怕修坏了。

上面的字迹略有磨损,但外壳上一尘不染,看得出来主人很是珍惜。

阮文笑了起来,“我就在您眼皮子底下修,要是动什么手脚,您就把我这摊子砸了。”

老太太小心翼翼的把收音机递给了阮文,“这是我老伴儿给我留下的,就这么个念想了。”

那一瞬间,阮文忽的觉得这收音机格外沉重。

她要修理的不止是一台设备,更是一些被珍藏的,苦苦维系着的情愫。

那是远比收音机本身要珍贵的东西。

阮文小心翼翼地拆开收音机,“喇叭上的线接触不良。”阮文很快就解决了这点小毛病,顺带着给收音机做了体检。

“就这点问题,已经修好了,您拿回去试试看,不行的话再来找我,我今天就在这里,不走。”

头发花白的老太太抱着收音机离开了,有围观的群众提醒,“小同志,你怎么跟曹老太打交道呢,她男人是大地主家的少爷,她是资本家的小姐。”

阮文仰头笑了下,“那巧了,我祖上也是大资本家。”

这话本不该说。

纯属一时冲动、意气用事,可阮文也不后悔。

其他人听到这话笑了起来,显然都把这当玩笑话。

倒是陶永安忍不住看了眼阮文,真的假的?

他还真觉得不是没可能。

没多大会儿,曹老太步履蹒跚回来,“能听了,能听了,谢谢小同志。”

这让修理摊热闹了起来。

原本还在那里闲得冒泡的陶永安也忙碌起来。

接连修理了五六台收音机,阮文终于有时间休息。

“怎么样?”

陶永安伸懒腰,“你这是倒是应了我党的宗旨。”

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阮文笑了起来,一抬头看到个中年男人站在摊前,她很是热络地招呼,“同志,要修理收音机吗?”

“不修。”

正在工具箱里扒拉东西的陶永安听着声声音有点耳熟,一抬头就迎上了那怒火中烧的面孔,“我修理人!”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