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巴士
  1. 时空巴士
  2. 其他小说
  3. 七零白富美不做嫁衣[穿书]
  4. 27、晋江独家
设置

27、晋江独家(1 / 2)


*

苏慧妍早出外归,徐娇娇尽量不跟她照面。

相比起来,她懒呵呵的,苏慧妍就勤快多了。早上骑着那辆破自行车去宣传队,演出结束就回来。一进家门,就钻到灶屋里烧火做饭,给江玉英打下手,把她都给比下去了。

江玉英乐呵呵的,逢人就夸,说:“慧妍是个好闺女,既懂事又勤快,还知道心疼人!”

苏慧妍才来两天,徐娇娇就发现娘偏心眼儿,干啥都想着苏慧妍,有好吃的就给苏慧妍留着,比她这个亲闺女还亲。她气得噘着嘴,可人家是客人总不能争宠吧?

徐建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越发觉得苏慧妍好。

以前,他对苏慧妍的了解仅限于想象之中,现在有了烟火气儿,真实的存在着。他提笔写了一首诗,给娇娇看看,把娇娇酸得直倒牙,说:“哥,你咋不给人家念念?”

“呃,那哪行啊!”

徐建民脸皮厚,可在苏慧妍面前却薄得像一张纸。徐娇娇觉得三哥无药可救,只盼着一切顺利,不要受到伤害。

大年三十,徐建国提着大包小包回来了。

听说家里多了一个妹子,就好奇地打听着。他见娇娇不喜欢,就拍拍胸脯说:“娇娇,大哥跟你站在一起!”徐娇娇气顺了一点,想着大哥的个人问题,就问:“哥,你跟邱爱萍还来往吗?”

“唔,早断了……”徐建国乐呵呵的,装着不在意的样子。

可感情上的事,哪会轻易忘却?他跟娇娇说:“邱爱萍换工作了,调到地区了,严副部长工作调动就跟着走了,从那以后再也没照过面……”

徐娇娇倒是很高兴,不见面好啊,赶紧去找林红霞吧,晚了别被人家抢跑了。她想关心一下,就说:“哥,天暖和了,我跟你去县里逛逛……”

“好啊,哥带你去看电影,下馆子……”

徐建国一脸宠溺,把妹妹放在心尖尖上。徐娇娇也想大哥幸福,走到正常轨道上来。江玉英逮着机会,就说:“建国,趁着过年相相亲,不要挑三拣四的……”

徐建国嘴上答应着,心里想着赶紧溜走。他不可能找农村姑娘,眼界不同了,心也跟着起了变化。

吃了中午饭,徐建国进了灶屋。

他系上围裙,跟江玉英说:“娘,您歇着,我来做几个拿手菜。”

东西都是现成的,徐建民整了六个凉菜,六个热菜和一个大砂锅,说晚上喝几杯。徐娇娇也溜进灶屋,大哥做好一样她就先尝尝,弄了一嘴油,开心得不得了。

等到苏慧妍回来,天已经摸黑了。

堂屋里点着两盏马灯,亮堂堂的。一家人围着桌子坐下来,热热闹闹的,边吃边说。苏慧妍有些动容,这种家庭气氛不是她拥有的。

他们家吃饭,总是安安静静的,保持着一点克制和淡漠,遵循着所谓的规矩。在那样的环境中长大,她变得很谨慎,凡事都要揣摩一番,权衡一下利弊。再看看徐家,不管是娇娇还是建民,都是大大咧咧的,没心没肺,着实令人羡慕。

苏慧妍忽然明白了,前世为何要跟娇娇作对?她不仅仅是为了钟景文,更是嫉妒娇娇,被家人宠爱着无忧无虑,即便娇蛮任性也是被惯出来的。她呢,从小到大缺乏爱,所以才会把钟景文抓住,如同救命稻草一般,可结果却很失望。

“慧妍,快吃,别停筷子!”

江玉英招呼着,徐建民朝苏慧妍看过来,目光柔和。

苏慧妍很感动。她第一次认认真真地审视了跟建民的关系,以前多少有点利用,现在觉得跟建民一起生活也不错。

*

大年初一,鞭炮隆隆。

徐家人换上了新衣,走街串巷去拜年。

苏慧妍不休息,宣传队的拖拉机突突突地开来了,接了苏慧妍,去最偏远的乡村搞慰问演出。徐壮志也要值班,就披上军大衣、骑着自行车去了公社。

院里静悄悄的,只剩下徐娇娇自己。

她伸了伸懒腰,蜷在被窝里看着建军的来信。赶在节前,建军写信回来挨个问候了一遍,信里没提叶春来,也没说介绍对象的事。她不知道叶春来咋样了,是不是提干了?想着去年投机取巧惹的麻烦,就咧嘴笑笑。

要说,人都是自私的,尤其是在感情婚姻面前,任谁都想不劳而获过好日子吧?可事实证明这条路子行不通,大家都这么想,像叶春来那样的优秀青年不就成了一块块肉,被人家死死盯着?

徐娇娇觉得靠别人不如靠自己。她穿越后变懒了,可学霸的底子在那里摆着,稍微努努力就够吃一辈子的,不能再干傻事了。

公社放假三天,初四就上班了。

知青们还没回来,都在城里赖着,不到探亲假满是不会动身的。苏慧妍又多住了几天,江玉英也舍不得她走,说过了正月十五再搬回去。

徐建国要回县里,说要等着小钟。

他跟小钟约好了碰面,徐娇娇提醒着:“哥,你可别拉着人家喝酒啊。”徐建国拍拍胸脯,说:“娇娇,你放心吧,哥心里有数。”

徐娇娇哪里放心?她知道钟景文不会喝酒,可挡不住大哥死劝百劝啊。徐建国瞅瞅娇娇,忽然问道:“娇娇,你对小钟咋这么关心啊?”

“哥,你不要瞎说!”徐娇娇红了脸。她倒不是关心小钟,而是知道书中的景文喝了酒就睡觉,叫都叫不醒,会耽误事的。

徐建国哈哈笑着走了。他觉得小钟兄弟不错,如果不是知青就好了。

*

放假期间,钟景文好好表现了一下。

他除了会同学,就在家里烧饭。当了两年知青,别的没长劲,做饭倒是学会了。在知青点最轻简的活儿就是做饭,大家都抢着干只好轮着来。他也锻炼出来了,虽然做得不好可也能吃,至少焖米饭不会糊锅了。

钟立昆看到儿子的变化,很是欣慰。

农村真是锻炼人啊。一开始,他对上山下乡并不赞同,觉得浪费人才,可景文的变化告诉他,身体力行才能改变思想,才能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

日子过得很快,初六要返程了。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