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巴士
  1. 时空巴士
  2. 其他小说
  3. 七零白富美不做嫁衣[穿书]
  4. 33、晋江独家
设置

33、晋江独家(1 / 2)


*

到了年底,上面的政策变了。

知青可以回城了,只要有接收单位就能办理调动。消息传来,就像星星之火被点燃了,知青们忙乎起来,给家里写信诉苦或者干脆请病假跑回城里找路子。

这么一来,知青们没心思干活了,一心二心想着回去,还相互串联交换着各种情报。钟景文的工作愈发忙碌,三天两头地跑基层蹲点,开导思想,可返城潮却越刮越烈。

平静被打破了,再也不复往日。

徐娇娇关注着这种变化。她知道这才刚刚开始,这是时代大潮无可抵挡,书中的娇娇被淘汰掉了,她要迎着潮流而上,绝不能做一个失败者。

钟景文也收到了家里来信,说:“景文,爸爸在托人找关系,要不先在医院里找个临时工作干着?实在不行,让你妈提前退休,把名额留给你……”

钟景文不想母亲受累,就回信说:“爸爸,妈妈,你们还年轻,还能给国家做贡献,哪能轻易退休?我这边会努力的,会想办法回城……”

对回城,钟景文不是不动心,可意愿却没那么强烈。他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小徐的缘故?留在这里每天都能看到小徐,可一旦离开,恐怕就再也没机会见面了。

在纷繁杂乱中,一九七七年来临了。

这一年会发生很大变化,一部分干部下台了,一部分干部恢复了工作,工农兵推荐上大学停止了,高考恢复了。意识形态领域也发生了变化,固有的平衡被打破了,整个社会都浮躁起来。

对徐家人来说,影响倒是不大。

徐壮志在县里工作,躲开了对手的清算。徐建国打了报告,准备跟林红霞结婚。徐建军在部队上忙着复习,想考军校。徐建民六月份毕业,目前在省报实习。江玉英盼着转户口,好去城里跟老徐团圆。

说到户粮关系,已有了眉目。

徐壮志申请了指标,可以转一名家属。江玉英说:“老徐,先转娇娇的吧!”徐娇娇赶紧拦着说:“娘,先转您的,我这边不着急。”

“娇娇,别犯傻,转了户口就把你调到城里去……”

“娘,还是您先过去吧?”

“娇娇,娘调过去了,谁给你做饭吃啊?”

“娘,我不会学嘛?”

徐娇娇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她的懒是有名的,啥都不会做也不想学,这么下去影响到娘调动咋办?她得用敲键盘的手把家务做起来。

江玉英一心想着闺女,就说:“娇娇,吃了商品粮,好找对象啊?”

“娘,我不找对象!”

徐娇娇一再推让,这个指标就给了江玉英。

赶在“春节”前,户粮关系办好了。

江玉英喜滋滋的,吃上商品粮就是城里人了,不用为口粮犯愁了。孙秀荣听说后,气得不行,说:“瞧瞧又走后门!”可再气又能怎样,他们家是比不了的。

这时候,学校放寒假了,徐建民回来了。

他又往宣传队跑,徐壮志不在家就无所顾忌。宣传队里都是老熟人,看到建民回来高兴得不得了,徐建民跟大家打着哈哈,净围着苏慧妍转。他看到苏慧妍复习功课,就帮人家温习,俩人相处融洽,前所未有的好。

苏慧妍明白这样的日子不多了。对建民,她的感情很复杂,有时想跟建民过一辈子,有时又有点不甘心。未来变化很大,不确定因素太多,她无法把控又能承诺什么?只有对建民好一点,留下最美好的记忆。

对慧妍同志,徐建民是满腔热情。

他把苏慧妍看得如女神一般,恨不得把心掏给人家。不管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都无微不至,家里做点好吃的就把人请到家里。

江玉英的热情也被勾起来了,把苏慧妍当亲闺女一样看待。徐建民乐呵呵的,走路都飘起来了。

徐娇娇忍不住提醒道:“哥,你要注意影响!”

“娇娇,哥晓得!”徐建民乐颠颠的。

徐娇娇知道劝不住,感情上投入越多,伤害就越大。她不敢想象苏慧妍抛下一切出国留洋,建民该咋办?一起出去是不可能的,建民的根在这里,总不能自己斩断吧?

八十年代,第一批“洋插队”过得有多苦?女士们还好,嫁给当地人,生活就有所改善。可男士们呢?像建民这样的文科生只能去餐馆里刷盘子,生活在最底层,毫无尊严可言。在资本主义国家,基本生活都无法保障,又谈何幸福?

徐娇娇不晓得书中的景文是怎么度过的?

他一个医生跑到米国去,人家不承认这边的学历,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在餐馆里刷盘子,真像期望得那么好吗?徐娇娇无法想象,以钟景文的自尊心恐怕承受不了,这也是对他背叛娇娇的惩罚吧?

*

这个“春节”,不再提倡革命化了。

知青们全跑回去了,包括苏慧妍在内。

公社发了通知,说宣传队不搞全脱产了,利用业余时间宣传就好。队员们要挣工分,积极性就没那么高了,“春节”期间没啥任务,就放假了。

知青点这边,钟景文是最后一个走的。

江玉英照例准备了一篮子土特产,让小钟带着。钟景文也不客气,收拾了旅行包,就风尘仆仆地往家赶。徐娇娇明白这是最后一个“春节”了,到了明年,大学录取通知书下来了,钟景文不会再回来了。

知青们的纷乱,对当地人一点影响都没有。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