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巴士
  1. 时空巴士
  2. 其他小说
  3. 七零之女配翻身
  4. 132、第 132 章
设置

132、第 132 章(1 / 2)


不管怎么说吧,反正徐念念现在答应了求婚,就是未婚妻了。宋老头大约是太高兴了,还特意打电话让徐念念多在军营停留了几天,然后,他和后妈同志,亲自带着贺礼过来了——一套碧玉首饰,特别古典,镯子耳环项链和簪子,看着就非常的值钱。

“这个是卫邦的亲妈妈留下来的,说是传家宝,传家宝不传家宝的,我也不知道,但既然是他亲妈留下来的,现在就给你了。”

宋老头笑眯眯的,又转头和宋卫邦说话:“你现在也已经快结婚了,长大了,就该懂事儿了,什么时候办婚礼啊?”看吧,一句话就暴露主要目的了。

后妈的表情十分温柔,也给徐念念带了礼物,两个很沉重的金镯子,带上去就跟一对儿金手铐一样,真的是沉甸甸,特别实惠:“我也不知道送你们点儿什么,这个东西拿好了,以后要是缺钱花了,还能换钱用。”

这话说的不太好听,但是实惠最重要,徐念念还是笑眯眯的道谢了:“多谢了。”被诅咒一句就能收到一对儿金镯子,这生意太划算了,她觉得自己还是可以接受的。

然后老一套的催婚话题,宋老头在家已经挑选了好几个好日子了:“最近的是下个月的,下个月的初六,最远的是半年后,今年年底,但是我想着冬天结婚肯定受罪,所以,咱们是不是选择下个月的?你们忙,我也知道,这样,请客办酒席的事儿,我来准备。”

“你们就有空了去拍个婚纱照,我知道现在年轻人都拍这个,虽然我觉得那婚纱不太好看吧,但是你们结婚,你们自己喜欢就好了。”宋老头十分开明:“还有徐念念的家里头,咱们得通知一下,这个事情,十分重要,我亲自和你阿姨去一趟你们村子。这个聘礼,也得带上了。”

徐念念则是有些反应不过来,正常情况,不应该是求婚之后,再过个一年半载才结婚的吗?怎么这个,现在就要结婚了呢?她现在,有点儿慌啊。

不要慌不要慌,求婚成功之后结婚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她早就想过这个后续了,也早已经决定接受结婚这个生活了,所以时间早早晚晚的,好像并没有什么妨碍?反正都是要结婚的。

下个月和下一年,好像也并没有什么区别。

“念念,咱们秋天的时候再结婚?”好在宋卫邦还是知道要询问一下她的意见的,徐念念沉思了一番,点头:“好,那就秋天,正好天气也不错。”

“那我先去打结婚报告,去徐念念家里这事儿,得好好计划计划,东西要买齐全了。”宋卫邦立马将这个问题给接过来了,于是,徐念念就再次被闲置下来了。

大龄未婚男青年的婚事真的是……部队特别关心了,知道他要去下聘,还特意给他调整了一下休假的时间。于是,两天假期,刚好够他从部队到老家一趟了。

聘礼确实是宋老头和后妈准备的,高档的点心,还有漂亮的衣服,徐大伯母和徐甜甜,以及大堂嫂,都得了金首饰,好烟,好酒,还有一盒子的人参,别人送的营养品,也都收拾出来一大堆,准备给徐家做见面礼。

“真的决定要结婚了?”大伯母一听这些人的来意,脸上立马就露出笑容来,真的,徐念念要是再不结婚,她都不敢去给婆婆上坟了,虽然她自己是不在意这个侄女儿结不结婚的——不结婚更好,那么大的家业,将来不还是要给侄子侄女的吗?徐念念的侄子侄女,那可都是她孙子孙女。

但是吧,徐念念不结婚,大伯母就每次晚上睡觉的哦有点儿不踏实——总觉得下一秒婆婆就会到梦里来和自己交流交流。再加上大伯父也在一边催促,徐大伯母只好很无奈的也跟着催婚起来——毕竟,徐念念不结婚的话,好处是有,坏处也不是没有的啊,万一徐甜甜也嫁不出去了呢?

这会儿终于听说徐念念要结婚了,大伯母可真是喜忧参半:“以后结婚了就住在海城了?还去不去京市了?还是说,要随军,在部队这边?要是在部队就好了,老大家里正好在省城,距离也近,平时来往也方便。”

徐念念摇头:“我工作在京市呢,我得去京市。”

宋老头不赞同:“怎么能去京市呢?那么远,你那工作,不如调动一下,到海城来?海城这边的影视厂也是很不错的,这两年也出了几个很不错的片子。再者,到了海城,你住在家里,衣食住行都有人帮忙照顾,你万事不操心,别提多省心了。”

儿媳妇儿住在家里,到时候儿子休假了,是不是也得回家去住?

宋老头对自己这个亲儿子是真没办法了,说不回家就不回家,那性子,真是执拗的,和他年轻时候是一模一样的。他要是再年轻十岁,看不过儿子这德行,父子俩保证是要吵架闹起来的,但是吧,他现在年纪大了,一把年纪了,别的也不多要,就想全家和和睦睦的。

要是他临死之前,闭眼之前,连儿子都不在身边,那多悲哀啊。

再说了,这结婚了就要生孩子,在京市那么远,自己也不好看孩子,不如住在海城,哪怕是不在一个院子里住着呢,那自己想看看孙子,不也方便的很吗?

老头子打算的特别精明,宋卫邦是特别了解的,就笑道:“她在京市刚站稳脚跟,再去海城难免要从头再来,不如这样,有空了就回去,在海城住几天,就当是放假回家住着了。你和后妈……”

真是叫习惯了,一开口就是后妈。后妈言笑晏晏,表情没有半点儿变化。

“反正也退休了是不是?我在京市买有房子,你们没事儿了就去住着,那房子常年不住,也容易坏。”宋卫邦说道,反正他不缺房子,也不用担心老夫妻俩过去了会影响他和徐念念。

实在不行,他上门不就行了吗?给徐念念当上门女婿去。

老头子看一眼看徐念念,见她是半点儿没有想去海城的意思,知道强求不得,毕竟这个儿媳妇儿是儿子认准了的,现下都已经走到这一步了,不能说因为徐念念不愿意去海城住,这婚事就不算数了。

所以沉吟了一下就暂且将这事儿给放下了:“那以后再说也是一样的。”

人离故乡贱,他在海城哪怕是退休了,人说起来也是当过领导的人,那逢年过节,也有晚辈来拜年什么的。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老伙计,全都在海城,他没事儿出去转转找人说说话养养鱼什么的,自在。

这去了京市,谁知道他是谁?周围人都不认识,出门不知道往哪儿找乐子,四四方方大院子,甚至隔壁是谁都不认识,去了有啥意思?

不去不去,还是要想办法让儿子儿媳回来才好。

这些个想头,宋卫邦是不知道的,他正在和徐大伯说话——一会儿打算去上坟,得让徐大伯帮着准备东西。

大约是侄女儿终于能嫁出去了,徐大伯也是絮絮叨叨的:“我那二弟,平时也不喜欢喝酒什么的,我就寻思着,上坟给他带一点就成了,我往年都是这么干的,倒是点心多带点儿,在的时候没吃过什么好的,不在了可不能委屈了。”

说着就叹气:“也是命苦,大饥荒都过来了……”眼看好日子就在眼前了,结果人却没了。

“我妈那边,倒是可以多带点儿纸钱,她手头有钱了,自己想干啥也方便。”徐大伯继续说道,往筐子收拾东西:“还有这个鸡鸭鱼什么的,也带点儿,让他们沾沾喜气。”

上坟这种事儿,晚辈去就成了,宋老头和后妈就留在家里和徐大伯母说话,宋卫邦和徐念念则是跟着大伯父去上坟。

一路上遇见不少人打招呼,徐大伯也唠叨一些村子里的事情:“你三叔公前年就过世了,你那会儿不正忙吗?也就没通知你,食品厂现下是你三叔公的儿子当厂长,你干爹已经当了生产主任了,每年的工资有这个数,他们家,是咱们村第三有钱的。”

徐大伯比划了一一个数字,徐念念在心里猜测,八千?八万?应该是八万吧?八千就太少了。

“第一有钱的当然你大伯我了,独家生意。周围十里八村,那全都是我客户。”徐大伯很骄傲这一点儿,第二有钱的是三叔公价,毕竟他家是厂长。第三有钱的是干爹家,他是食品厂的灵魂人物呢。

人人家里都有钱,整个小徐庄,那就是全县城最富裕的地方了,外面的姑娘都想嫁进来,自家村子里的姑娘也都不太愿意往外走。

而且吧,他们小徐庄自己富裕,还带动了周围的农村经济,周边养鸡养鸭养鱼的,还有种植芝麻花生经济作物的,那都不少。所以,三叔公的儿子,还被县城领导表扬了,得了一个什么优秀企业家的称号。

徐大伯说起来这个的时候就很嫉妒了:“明明我也为村子里做贡献了嘛,要是没有我辛辛苦苦的将化肥种子带过来,大家能这么方便的买到东西?买不到东西,那能致富?”

听的徐念念和宋卫邦忍不住哈哈笑,又要安慰感觉心灵受伤的大伯父,一路上倒是也开开心心的。

毕竟是要说喜事儿嘛,所以到了坟地,大家也都尽量保持着开心的心情,笑眯眯的烧纸,笑眯眯的点上香烛,然后说徐念念要结婚的事儿。

日子定在了十月份,金秋十月,正好是丰收的时候。

徐念念将这个日子说给徐奶奶和自己没见过面的爹听,至于苗红英那边,她是不打算通知的,她顶多会带上徐瑾。

徐大伯借口抽烟,带着宋卫邦到坟地外面去了——这两年国家又提倡活化,说不定过几年,这坟地也要荒废了的。但是,说不定可以改建成墓园,城里不都是这样弄的吗?

徐念念自己和徐奶奶说话。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