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巴士
  1. 时空巴士
  2. 其他小说
  3. 翠花的六十年代
  4. 55、婚了……
设置

55、婚了……(1 / 2)


二月二,龙抬头。

因着?破四旧,也没有人再特意为了这?个节令烀猪头、剃头剪头啥的。

罗玄跟方淮心的婚礼虽然还没有办,但扯了证,家里也算是有喜事,二月二的时候,就从食堂攒下的猪头里买了两个回来,再加上罗玄早就跟供销社打好了招呼给留的下水,猪肝猪肚啥的,再加上两副猪蹄猪尾巴,和胡魁送过来的一条猪后腿,放上作料,用女知青院儿里的大锅,架上木头,慢火儿从早上一直炖到晚上。出锅之后把肉捞出来,放在另一个锅里热着。肉汤不动,下上满满一大锅的酸菜,再放上两根儿血肠。屋里的锅再炖上一大锅的江鲤炖豆腐,下午罗玄就跟江嫂子说了,要用食堂的锅蒸玉米饼子,两大锅的饼子,江嫂子来的时候,一道也给搬来了。

这?就是晚饭了。肯定不是正式的婚礼,但也有庆祝的意思,平时跟罗玄和方淮心关系好的,都拿着饭缸过来,蹭喜气了。

罗玄是电工,也开拖拉机,厂里不只是办公区接了电,去年秋后打了粮食,收成不错,家属区那边儿就接上电了。平常检修电线啥的,时常在家属区里遛,遇上谁家有个搬搬抬抬,爬高啥的活儿,他顺手也就帮了,人缘那是相当不错。他这?人嘴又溜,大爷大妈婶子嫂子的叫得甜,谁家做了好饭食,见?到他都会把人叫上。

方淮心就更不用说了,她是大夫,接触的人最是广,满农场几乎就没有她不认识的人家。别看这?会儿的人没有大病都不爱看大夫,可这不是自家农场的诊所嘛,药又全是山上采的,便宜,大部分时候,方淮心还不收诊金,或者只是三毛两毛的意思一下就行了,有毛病挺着的人就少。再加上已经四年时间了,这?么?长的时间,没来过诊所拿药的人家就没几家。

所以,这?来蹭喜气儿的人就多。

大人们还不好意思,知道这?不是正式的办喜事儿,不用随份子,只是罗玄高兴,请大家伙儿吃乐呵乐呵,就那么点儿东西,谁好意思吃。就是小辈儿的,女孩子还矜持些,来得少,小伙子可不管那个,跟罗玄平时都是混在一起的,又?是吃穷老子的年纪,一个个的,早就闻着味聚过来了。

再加上知青,来了两百多号,就这么?些东西,其实一个也就是闻两口,就是图个热闹。

方淮心早就单留出来一半盆子肉,半盆子鱼,还有一盆子玉米饼子,跟罗玄两个给学校的老师们送过去。两位老大夫还在学校吃饭,只是晚上回诊所上宿。这?会儿老教授们正在一块儿忆往昔呢。这?些都是留过学的,虽然可能去的国家不同吧,留学岁月其实吃的苦都差不多。

“老师们,吃饭啦,今儿个改善伙食。”方淮心笑呵呵的把盆放在拼起来饭桌上,叫老师们吃饭。三位女教授看见?他们进院子就已经到后厨把碗筷都准备好了。

“这?是蹭着?你们两个的喜气儿了吧?”梁教授做为方淮心的亲师父,自然有说话的底气。

“光有吃的可不行,怎么没有酒呢?”教物理的齐教授看只有吃的,就冲着方淮心要酒喝。他老人家是科学院的,专攻动力学,跟方南国是同一个专业不同方向,以前就常在一起开会啥的,老熟人了。到这儿之后,他那高深的学问是没人能学得了了,就讲基础物理,罗玄儿原本就想学这?些个,悟性又高,很得老人家的喜欢,拿他当亲传弟子待的。这?老头儿那是无酒不欢,平常罗玄时不时的也弄些狐仙酒来拍他老人家的马屁。

“有吃的不错了,我说老齐头儿你怎么还得寸进尺了呢?消停儿吃你的饭得了。晚上还得上课呢。”说话的这?位刘教授也是教物理的,不过他是搞机械的,平时俩老头儿为了抢罗玄这?个学生,那是见天儿的互怼。大家伙儿早都见怪不怪的。

“今儿个我代大家伙儿跟老师们请个假,咱今天能不能停一天不上课呀?晚上在我们院子里,大伙要办个联欢会。老师们也去呀?”上回联欢被小年轻们津津乐道了好长时间,只是一直没啥机会再组织,这?会儿也不管天儿冷不冷的了,下午的时候,就都张罗着?晚上要乐呵乐呵呢。院子里的篝火都准备好了。

“行,去吧去吧。”最有权威的顾教授是经济学家,在所有这?些个大拿里面人家也最有江湖地位,所以大家也向来以他为首,老人家现如今在学校,就是实质上的校长,许三喜纯粹就是个挂名儿,跑腿儿的,教学的事儿,全是顾教授说了算,她只管把杂事和后勤给管好就行。

“那一会儿,咱们也去年轻一回?”帅教授是个老顽童,特别乐观的一个小老头儿,整天乐呵呵儿的,那心理素质,杠杠滴。别人搞哲学,遇上这?样儿的事儿,能憋屈死,自杀的知识分子里,搞哲学的占得可不是少数,但是人家帅老师,看着?一点儿都没受影响,逆来顺受,适应得老好了。到了山里,人家还挺高兴,说了,这?环境,才最适合他做学问呢!

“行,那快点吃,一会儿咱们都去凑热闹去。”其他人也都附和。

方淮心跟罗玄也没在学校多留,送了饭,邀请完教授们就回了。还有一院子人呢!

倒是不用招呼,谁也没客气,跟抢饭似的,很快就吃得锅底儿朝天,连汤都被沾着饼子吃了个干净。这?边儿女人们收拾桌碗,男的也没闲着,已经把院子里的篝火给生起来了。高明那把破吉他又?上阵了。后来的知青里,有爱好音乐的,有两把口琴。学校这两年买回来的教具里有一把手风琴,也被老教授们带过来了。大杂烩,啥都上了。各种?革命歌曲来了一轮。老教授们还现场教大家伙唱喀秋莎,现学现用,学得半生不熟的,就着音乐,一帮子小青年儿围着篝火乱蹦哒,也不知道跳的都是啥,反正是都挺开心的。

年轻人火力旺,晚上十点了还都不愿意走,老教授们还有场领导们可受不了,都早早的回了。小年轻们又闹了一个多小时,篝火彻底燃尽了才散去。

把大家都招待高兴了,转过天儿来,开始给房子打地基,那赶过来帮忙的人可就多了。在家里没事儿的大人们这时候也都出了面,能干什么?就帮着?干什么?,平房儿,地基挖下去半米就够了,所以,也不用大开化。这?才过了二月二就能下锹了。

“你们这是打算盖多少间房子呀,弄这?么?些材料?”罗玄忙活了半个月,光是从林场拉的木材,就拉回来三大车,还有去镇上买回来水泥,玻璃,都堆在学校院子里,来帮忙打地基的看到了,就问他呢。

“最开始想着盖一间半就够我们俩住了。买材料的时候,一想,老师们住在学校,条件怎么也不如自家方便。我跟小方儿商量了一下,就决定多盖出来几间房子,把老师们也接出来得了。咱们当学生的,也没别的能做的了。”罗玄就说了。

这?越是封闭的地方,越是尊师重道,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越是保留得好。相对于山外面儿早已经把老师这?个职业批得体无完肤,一口一声儿臭老九的叫着,在光荣农场这边儿,对老师,那是真的尊敬的。

老教授们自打来到山里,不光是吃的喝的供应得好。早在秋收之前,方淮心就带着?会针线的女知青还有赵婶子找来的场里针线好的几个嫂子,把棉衣服棉鞋,棉手套棉帽子啥的都给做好了。被褥也都给做了十斤重的厚被褥。为此,她还跟黄芪一起特意去了一趟镇上,走了个过场,把棉花和布匹啥的拿出来。场领导以为是从山里拿出来的,山里以为是从镇上买的。只有黄芪知道是咋回事儿。

罗玄说得也都是真的,刚开始选房场的时候,他真没想那么多。还是方淮心提醒他的,总让老师们住教室也不是个事儿。这?才决定要加盖的。反正他们又不差钱儿,想盖就盖呗。

除了两位老大夫住在诊所了,还有十八位,十五男三女。就加盖六间房,三大间三小间。三小间给三对夫妻,三大间四人一间,也就住开了。再加上他们夫妻俩的一间卧室半间厨房,相当于是六大间。

说是一大间,其实去了开门的地方,也就剩下四五米的地方,向阳窗台下就是火炕,背面墙上带个小窗户通风。地上空着,罗玄已经跟王队长说好了,要给老师们打写字台,东西墙一面一个,北墙上两个,正好每人一个,不打架。写字台上再打上几层书架。到时候再买几个台灯放上,齐活儿了。

给老教授们盖房子,这?个谁都没意见,这?几个月下来,但凡是听过课的都知道,这?些是真的有大本事的人。能跟着?人家学本事,那都是走了大运了。

因此,原来还对罗玄划了那么一大片地基有点儿意见的人,也都不说啥了。人家这?是当学生的替全农场孝敬老师呢。得大家伙儿谢他们才是。

地基一星期就打出来了,人多力量大嘛。

之后就是建房子,这?个主力就是王科长的工程队了。其他人都是帮工。

这?时候建房子都是最简单的直筒子,简单得不得了。

一天就能起一间,六间房子也不过就是一星期的事儿。上梁那天,又?稍稍改善了一下,也没别的东西,就是知青们盖房子帮不上多大的忙了,就去江里面打鱼,林援跟慕易带队。打回来两百多斤大江鲤。又?让李英多给开了一趟机器,做了五板儿豆腐。还是鲤鱼炖豆腐,靠水吃水嘛。上梁是大事,这?一顿是必须的。所以,那天,平时干完了活儿都回自家吃饭的,都没回去。

等把窗户也上完了,炕都搭好的时候,借着?烧炕的理由,胡魁带着罗玄进山打回来一只狍子,几只野兔。加上土豆和蘑菇都给炖上了。这?就算是教授们的搬家饭了。

这?年头儿盖一间大砖房得三四百块,罗玄一下子盖了这?么?多间,再加上两间土仓房,还有那么些玻璃,没有三千块下不来。这?又?是盖房子,又?是请吃饭的,谁也没觉得有啥不对的。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