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巴士
  1. 时空巴士
  2. 其他小说
  3. [清]娘娘负责躺赢
  4. 101、路途
设置

101、路途(1 / 2)


满洲的风俗,清明除了祭祀先?祖外,女?子?还要打结绳。

这种结绳又与端午的五彩丝线不同,不为了好看,要打的格外密一些,代表子?孙世代旺盛。

历经十来年的练习,宋嘉书的针线活已经在耿氏口中获得了“能看”二字的赞誉,只是她仍旧不太会打平安结,打绳结这些事情。丝线在她手?上似乎总是转不弯来。

白宁每次看着宋嘉书打蝙蝠结、平安结这些小物件,都有种自家娘娘要把手?指头捆起来的感觉。

耿氏却一向?擅长这些,能把所?有绳结都打的栩栩如?生均匀漂亮。

于是一到节假日,她就会自发来帮宋嘉书打结,也算是两人过节的一种传统。

这会子?她边在打结边道:“姐姐,这几日我瞧皇后娘娘待你可有些面上就露出来的冷淡。你是怎么惹着皇后娘娘了吗?”

宋嘉书在一旁烤茶,然后点头:“皇后娘娘想?让一个乌拉那?拉氏的姑娘给弘历做侧福晋,我没应。”

耿氏有点诧异:“为什么不应?这事儿弘历也不吃亏啊。乌拉那?拉氏是个好姓,只要皇后娘娘做主给,姐姐就替弘历收下罢了。”

宋嘉书无奈一笑:“皇后娘娘让我去跟皇上说。”

“啊。那?是不能。”耿氏了然,点点头。

“那?姐姐拒绝了,皇后娘娘必不能高兴。”耿氏皱着眉想?了一会儿:“只是皇后娘娘怎么忽然想?起这件事来的?莫不是谁在皇后娘娘跟前嚼了舌根才叫娘娘忽然开始对姐姐生了忌惮?”

耿氏想?了一会儿没想?透缘故,之后忽然又笑了:“不过又能怎么样呢,皇上如?今只有弘历弘昼两个儿子?。”

皇后就算不高兴,也变不出别的儿子?来啊。

“便是皇后娘娘日常卡一卡姐姐也无所?谓,横竖她也不能把姐姐怎么样了,皇上也不会同意?的。”

宋嘉书心道:大概就是因为这个,皇后才生了警惕之心吧。

确实,皇后忽然发现,她不能把熹妃怎么样了。

前头那?些年,在她眼里,熹妃一直是那?个不甚得宠的钮祜禄氏,哪怕入宫后皇上召见熹妃多些,皇后也并没有当一回事。

在年氏还在的时候,皇后的目光也落不到熹妃身上,只觉得熹妃还是那?个跟在自己后面,会随着自己召之即来,帮自己算算府里账目就谢恩领赏的格格。

直到现在,皇后忽然惊觉,除了能在日常宫务上卡一卡熹妃,旁的她竟然已经没法?拿熹妃怎么办了。

皇上如?今见熹妃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

或许皇上会召年轻嫔妃侍寝,但遇到想?商量的事情,皇上居然会先?寻熹妃。皇后记得,就在几年前,皇上定?两位阿哥婚事的时候,皇上还会先?跟自己商议。

可如?今,弘历要出京的事情,皇后居然是从熹妃问?太医院要成?药时才知道的。

而就选秀之事,自己求见皇上,试探着提出:“富察氏有孕,要不要给弘历再添两个侍妾伺候”的时候,皇上居然回答自己:“朕问?过熹妃了,她觉得重华宫的人也够了,朕想?想?她说的也有理,弘历到底还是该做事的年纪,身边服侍的女?人也不必太过。”

皇后是从那?一刻才真正惊觉,事关皇储的妃妾,事关选秀的大事,明明自己这个皇后在主理,皇上居然跟熹妃商量过就算了,没有一点要再跟自己商议的意?思。

甚至在皇后一提弘历侍妾人选的时候,皇上只是淡漠的堵回来:“熹妃是弘历的生母,这些事交给她去操心就是了。皇后不是有宫务要理吗,便只管好那?些事便罢了。”竟是不再给她说话的机会。

皇后回来凝神细想?,自己这些年似乎一直被?熹妃的恭敬顺从所?蒙蔽,她口中从未说错过一句话,口口声声都是:“弘历的事儿单凭皇上皇后做主。”可实际上,自己已经慢慢丧失了对宫里阿哥们作为嫡母的权利。

皇后的尊贵和权利,永远是皇后的逆鳞。

且说宋嘉书原不知道皇上与皇后的对话,直到弘历离京前一晚,皇上特意?召熹妃到养心殿,两人闲话时,皇上才说起:“皇后前些日子?还问?朕,要不要给弘历添两个侍妾,朕回绝了,若是皇后再向?你提起,你也不要应下。”

宋嘉书才恍然大悟:原来您才是那?个刺|激了皇后娘娘的人。

见熹妃的神色,皇上就明白,冷笑道:“皇后已经跟你提过了?”

宋嘉书点头,然后只见皇上笑容愈冷:“在王府的时候,朕觉得皇后虽然过于严厉庄重,但到底也是个没有私心的主母。可直到入宫后,她一回回的为难年氏,后来年氏病重,她更不肯抚养福惠,朕心里便知,她连皇后应尽的本分也不肯做了。”

皇上看着外面春末的院落,所?有花都在尽力开着的盛景,想?到过去的很多事情。

他从来是个记忆力很好的人。

“朕知道皇后心里怎么想?的,横竖她没有大过,且与朕是少年夫妻结缡,朕又不能废后。她便只由着自己的心做事。”

“既如?此,朕也是如?此罢了。”

在皇上心里,皇后做事不顾虑他的喜好,以雍正爷的脾气?,就更不会再顾虑皇后的想?法?。

事关皇子?的事儿,他想?与熹妃商议,就与熹妃商议。

宋嘉书忽然想?起,从前皇上刚登基的时候,有一阵子?,为了年贵妃,皇上跟皇后就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那?时候,自己还试着去拆解了一番这个死循环。然而几年后,自己也成?为了循坏的一部分。

想?来真是有意?思的命运。

也是没想?到自己居然能有获得一把宠妃的待遇的时候。

--

且说皇上如?今千顷地?里就两根珍贵的苗,其中最珍贵的一根还要出远门,皇上自然也是在意?的。

加上跟弘历一并出门的还有怡亲王,都是皇上心上格外重要的人。

于是难免担心。

这夜召熹妃过来也是为了找个跟自己心情相通的人,一并用膳,纾解下担忧的心情。

其实让皇上来看,是真想?把怡亲王留在京中好生养身子?。

可怡亲王本人那?真是死活不从:他在治水上费了两年的心思,也明白河道上累年的弊端,非得亲自去看着不成?。皇上要将他留在京中安养,用怡亲王本人的话说就是:“那?真是死也不能瞑目,皇兄把我留在京城,我也不能安心养病的。”

皇上才只好让他去了。

说完对十三爷的担忧,皇上忽然说起了年氏与七阿哥:“刚才朕提起他们,虽然还有些伤感,但也不至于太过于悲痛了。”

作为一个皇帝,每天睁开眼睛,就有无数的事情堆在眼前。无论什么样浓烈的情绪也就渐渐淡了。

宋嘉书见皇上神色,便感叹:可见时间?是世上最好的良药。

除了情,雍正爷到底还是一个有抱负的皇帝。那?些失去终究没有打消他热爱工作的心。

没有极大的胸怀与热情,他也批不了那?么多的折子?。据宋嘉书听弘历说,从前康熙爷在时,能直接写折子?递到圣驾前头的官员并不多,尤其是到了晚年,康熙爷信赖的臣子?就是那?些。

结果到了雍正爷的时候,就嫌折子?不够批的,报上来的消息太少。他本人也唯恐被?臣子?蒙蔽,于是直接给各地?官员都开了绿灯,能写折子?直接给他上书的官员翻了好几番,以至于皇上每天都埋头苦批,达到了虽然身体劳累,但精神愉悦的状态。

宋嘉书感慨:这就是传说中的劳模吧。

这一晚,皇上还是有些微醺,只是这次的酒意?,并不是要吐槽也并不是难过,他带着宋嘉书来到舆图之前,给她看整个大清的版图,然后道:“朕会治理好这个国家,无论谁都不能阻止朕。”

他近乎自言自语道:“朕这一生经的离丧太多,遗憾伤痛也太多,但到底还没被?打垮。朕想?到江山社稷,想?到黎民?百姓,就仍旧能撑住。”

皇上说这话的样子?,像是一只历经了无数霜雪,最终仍旧能展翅高飞的海东青。

宋嘉书看着皇上:是啊,不管她作为一个后妃,是怎样看待雍正爷的,也不管那?些被?抄家的臣子?和宗亲,是如?何刻薄皇上的,在百姓眼里,雍正爷到底是一个肯铁腕推行新政的君主,是一个耗费精力整修河道,缉拿贪官,严打私盐的皇帝。

--

待过了清明,怡亲王便带着弘历出京。

皇上也不忘给儿子?递密折的特权,还给了他几十个侍卫,让他遇事从权处置。

然而就在雍亲七年的秋日,皇上陆续接到了来自河道上的好多封密折。

有两封来自于怡亲王,上书内容都是一样的,表示自己虽然腿伤复发,但并无大碍。请皇上不必召他回京。

而剩下的折子?则分别来自于弘历、高斌、高其倬和随行刘太医的折子?。

这些折子?的内容如?出一辙,纷纷向?皇上表示,怡亲王旧伤复发,不宜劳累,请皇上下旨令怡亲王归京安养。

其中以弘历的折子?最为详细。到底是对着自己阿玛,弘历比旁的官员更敢说话,字句恳切,只道:“十三叔自打出京,未有一日安逸歇息,儿子?每日清晨与十三叔请安,都见王叔院内已然亮灯,服侍的太监皆是轮班,俱不知王叔何时入睡。”

弘历写到这里,还给亲爹加了个括号备注:“(儿子?觉得伺候的奴才并非不知,只是得了王叔吩咐,不肯告诉儿子?实话,只怕王叔并未按照皇阿玛在京中时嘱咐,按时歇息。)”

之后才继续恳切道:“这回王叔旧伤复发,乃是在一日带着儿子?赶路之时,被?一林中野蛇惊了马所?致。因王叔当时勒马及时,未曾坠落|马匹,儿子?和随行众人便都未曾在意?,直到当夜服侍王叔的太监来报,十三叔高热不退时,太医和儿子?才知十三叔旧伤发作。”

雍正爷读这封折子?的时候,苏培盛原如?常在旁伺候,谁料却见皇上一失手?打翻了茶盏,淋漓的热水洒的案上和身上都是。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