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巴士
  1. 时空巴士
  2. 其他小说
  3. 穿成李世民他姐
  4. 125、大婚告急
设置

125、大婚告急(2 / 2)


“阿娘,会把妆给弄坏的。”李昭被那突然刺鼻的味道呛得厉害,泪落不停,还提醒一下窦氏这么一回事,她可是好心的提醒,要是妆给弄化了,不就跟鬼一样?

窦氏……

“走吧走吧。”她这女儿没有一点嫁人会有什么变化的样子,好像都是他们当父母的白操心了,那就操心了。

苏烈也没想到自己的迎亲会是这样另类,但是李昭全然没有认为嫁给他就是要换一个人生的态度,苏烈更高兴的。

与李渊再次拜别,李建成背着李昭出去,苏烈随后,阵阵喜乐而起,更有鞭炮声。

四下都是来观礼的人,大唐自建以来的第一场嫁公主的喜事,嫁的还是大唐立下赫赫战功的公主,举国同庆。

等看到那十里的红妆时,皆是感叹不愧是大唐的嫡公主,看看这阵势,哪一个能比得上?

苏烈骑上马,加头看到李昭上马车,这一刻他才明白,他不是在做梦,他真的不是在做梦。

想了许久,念了许久,终于可以得偿所愿,苏烈满心都是欢喜,更是在想,将来,他一寂静会让李昭更珈高兴,快活,至少比起现在来,都要高兴。

“苏将军,恭喜。”苏烈这样迎着李昭一路欢喜地出了宫,直奔府邸,沿街的百姓许久没看到这么热闹的场景了,相熟的人都冲着苏烈道一声恭喜,苏烈笑着抱拳以谢,谢他们能来观礼。

等到了苏烈的将军府前,早已经是宾客满门,罗艺这个为义父的,自然是带着妻儿上门来帮忙,等看到意气风发的苏烈迎着李昭进来时,他就只有一个念头。

这门婚事当初有他的算计,到了后来,他却是希望这门亲事不成的,没想到,还是成了。

苏烈毕竟是他养大的孩子,欢喜与否罗艺还是能看得出来的,想到自己在李昭手里吃过的亏,罗艺就算再想做到别的事,没有机会了。

眼下大唐虽然未定,他手中已经没有兵权,行军打仗,李昭早就说白不会让他再去的,但是从政,参与朝中的政事,为大唐的臣子,这一点李昭还是宽厚的让他随意。

罗艺得封为燕国公,国公之位,仅次于王之下,除了李家的人,没有一个异姓王,但凡归大唐的人,不管从前是什么身份,都没有一个得以封王的。

李昭一如她答应过罗艺的话,给到一个国公的爵位,罗艺早就知道,眼下自然不会有什么不满。

“义父,燕国公。”罗艺作为义父前来迎客,不管曾经的罗艺是位怎么样的异姓王,从现在开始,他只能是大唐的燕国公,只要他忠心,不做有损大唐的事,这个爵位会世袭永替。

此时的苏烈已经与李昭同行而来,皆是与罗艺打了一个招呼,罗艺点点头,“公主。”

李昭这个让他尝过败绩的人,罗艺不能不正色以待,此时看着李昭总是透着一股他所不觉的畏。

一旁的宾客中不少都是与罗艺相熟的人,多年前的罗艺是何模样,眼下是何模样,他们自然不可能不知。眼前的罗艺,是他们从未见过的,但是一想到李昭……算了,他们还是不说李昭了吧,说起来总觉得不安。

“快快快,新郎迎新娘回来了。”相较罗艺与苏烈和李昭尴尬的打着招呼,总有识趣的人叫唤起来,提醒着今天是大喜的日子,最最重要的是迎着新人进门,好让大家不白跑一趟,喝上喜酒。

“新娘子来了!”孩童们天真的叫唤,让人听入耳更觉得高兴,赶紧的招呼着让开,给新人们让出一道来,迎着新人们赶紧的进去,不可失了礼数。

屋里苏夫人盼着这一天都盼了好些年了,听到动静脸上的笑意更深了,等看到苏烈和李昭一道走进来,都说李昭的嫁衣是按着皇后的袆衣而制,最是尊贵,可见李昭在皇上和皇后心中多得宠。

恭贺道喜之声不绝于耳,苏夫人只当作没听过,她最最欢喜的不是李昭穿的是什么嫁衣,而是李昭终于成了她的儿媳妇,苏烈多年的愿望得以实现,很快他们苏家就会有后了。“

“多谢,多谢。”道贺之声不断,苏夫人脸上尽是笑容地谢过那些一个个来参加这场婚礼的人,虽然很多人她都不认识,好在有窦氏从宫中派出来的人帮着她打理,她也才知道,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

不过,她想自己从前就是寻常的妇人,人情往来的事,苏烈早就说了,不必理会,宫人们也都说,李昭一向只管打仗,也不喜欢和那些夫人小姐在一起说长道短,苏夫人若是喜欢可以去,不喜欢的话,只管推了。

这就让苏夫人暗松一口气,罗艺的夫人倒是想尽办法要拉着她往各家夫人那里去,就是说都是为了苏烈好,一开始苏夫人还怕自己不会交际给苏烈惹麻烦,后来还是窦氏送来的宫人提点。

“夫人倚仗的是将军,将军没有让夫人奔于宴会,既是不想让夫人为难,也是因为将军将来娶的是我们大唐的公主,不是寻常的女子。”

“将军不需要和任何人走得太近,近了,还易招祸,故,夫人不必像旁人一般长袖善舞,不管是将军还是我们公主,都只盼着夫人可以开心快活,余下的事,将军也好,公主也罢,自有他们自己的办法处理诸事,你不必操心。”

苏夫人思来想去,很多事她是不懂不假,可是苏烈总是懂的。

比起罗艺夫人说的话,必须是儿子的话更可信一些。

苏烈对此只有一句话,“像太子府上,□□上,卫王府上,若是他们相请,母亲要去。除了他们,其他的宴会都不必理会。我们苏家虽然以前的出身不够,可是从李将军成为大唐的公主开始,我们就不再需要和任何人客套。母亲不擅长的事不必去做,一切都有我。”

得了苏烈这样的话,苏夫人明白,她可以不做许多的事,都是因为苏烈将来会娶李昭,李家上下都看重苏烈,会给苏烈面子,便容不得旁人欺负苏家的人,如同窦氏派了会做事的宫女来,就是这样的一份心意。

“新人拜天地。”苏夫人一个晃神的功夫,李昭和苏烈已经走到她的面前,司礼的叫唤声,让苏夫人一下子回过神来,目光灼灼地看着苏烈和李昭。

虽说李昭是为君,眼下亦是晚辈,当晚辈的向长辈行礼,长辈自可坦然受之。

更别说眼下更是两人成亲,成婚,见证者天地父母,如同苏烈拜谢李渊和窦氏,李昭要进苏家的门,也得拜下。

李昭甚是坦然,与苏烈跪下,与苏夫人见礼,罗艺没敢上座,义父罢了,若是苏烈的父母不在,他或许还能坐上长辈的位子,受下此礼。苏夫人还活着,没有上座三座的道理,而且李昭真要行下跪拜在礼,罗艺可不敢受下。

“天地为鉴,父母为证,喜结良缘,百年好合,永结同心。”司礼喊着让苏烈和李昭拜了天地,父母,夫妻对拜,礼即成了,一阵欢呼之声。

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都在一旁观着礼,他们都不敢说去受李昭的礼,罗艺更是不敢,自是无人敢提起了。

“礼成,送入洞房。”司礼再高喊着这一声,众人都簇拥着将新人送入洞房,想闹洞房的人,就算闹也是闹苏烈,倒是没有人敢闹到李昭的头上,唯一一个可能敢闹李昭的人,都让窦氏关在家里,不许他出来了。

没有看到李元吉,倒不是没有人关心地问问,可是才起了话头,有人指了皇宫的位置,这件事可是李渊定下的,旁的人就是再想说些是非,也得想想这样的是非是好说的。

“都是一母同胎所出,皇后所出的嫡子嫡女,就这一个即没本事还闹腾,自然惹得皇上不喜,皇后不爱的。不说其他的,单就论论禀性,我看杨家此时怕是悔着结亲选了这位的事。”

“嘘。你是不知道,一开始杨氏看中的是卫王,只是卫王不肯,杨氏才退而求其次。”

朝中的重臣,世族,哪一个不是人精,总能从一些蛛丝马迹里看出什么不对,更别说李元吉的事李家从来没瞒过。

李昭建议李渊杀鸡儆猴,没理由不把情况说明白,让人只能一个劲的猜想,李元吉都没能再出现,再是傻的人都能明白,事情远远没有那么简单。

“秦王,卫王,都有军功在身了。就我们的太子,并无寸功。”

看着里面的兄弟三人,虽然都很出众,可是也有人担心的啊,看看他们的样子,个个都是人中龙凤,却也正是因为他们都出色,将来会如何,那就不一定了。

“你敢非议,难道不知道前段日子闹得京城都震动的事是怎么回事,那是皇上在告诫自己的儿女,谁要是敢骨肉相残,逐出李家,再也不是李家的人。”

“那样一个位子,多少人动心,想拦,倒是能拦得住才怪。”

世上的人,连同李渊在内都一样看中一个皇位,为此不惜一切,所以,有多少的人敢说自己会不在意,不想去抢?

“别说别说了,这是皇家的大忌,那么多的事都可以说,就是这种事,千万别提。”看着人各自散去,想去闹洞房的都去了,该招呼李建成和李世民他们的人也都去招呼着,谁在这个时候都不会再冒头出来,惹人注意。

“恭喜,恭喜我们苏将军终于抱得美人归了。”这一会儿的新房内,不断地有人进言道贺,饶是苏烈再是冷着的一张脸,此时面对一声声道喜的声音还是柔和了许多。

“公主殿下,公主殿下的大名我们闻名已久,却是第一次见到,不想公主之美,比传言有过之而无不及。”面对美丽的事物,每个人的心情都是一样的,不由地就会宽厚一些,思量这样的美人,百年难见。

李昭侧过头道:“世人只道我美,不道我强悍?”

好像真是单纯问一句罢了,却是引得满堂笑声,没想到李昭会跟他们说起玩笑来,李昭的美与她的强势,善战之名为天下皆知,相比之下,还是美名更不叫人注意。

不过,有人扬声地道:“公主是大唐的将军,公主所救百姓,我们这些人都记在心上。家母劳烦公主费心照料,末将谢过将军。”

眼下那么多的人里,多少是穷人家的人一步一步靠着军功爬上来的,而又有多少人的父母,又都曾流离失所,蒙李昭照料。他们,又是怎么样到了今天,这一步。

李昭没想到成婚这样的日子还会有来感谢她,一时都呆住了,“不过是做了份内之事,当不得诸位的道谢。”

倒是确实不以为自己做的是什么值得人道谢叫好的事,但那位比苏烈看起来年长的人却连忙地道:“将军心存仁义,我们都明白,我们全都记在心中,永世难忘。将军不记,那是将军大义,我们不能不记。”

郑重地再朝着李昭作一揖,谢过李昭的大义,李昭连忙的道:“不必如此,真的不必如此。”

“将军,你就受下我们的礼吧,你受得起,该是你受的。”七嘴八舌的人全都附和着,李昭看向苏烈,苏烈难道收下的这些将士,全都是李昭对之有恩的人?

这想法一起,李昭先甩开了,怎么可能那么巧呢。

“好了好了,诸位,今天是苏将军和公主大喜的日子,诸位就算要谢,也得改日登门来谢,眼下还是和我们苏将军出去喝酒才对,苏将军,走。”

喊着走,拉着还没来得及和李昭说上一句话的苏烈往外走。

一群都是武将,倒是不怎么讲规矩的人。

人走完了,随嫁的人不禁嗔怪的道:“连话都不让苏将军和公主说上一句,这是着什么急啊!”

李昭道:“那有什么,武将们只有和感情好的将军才会不见外。”

“来日娘子要是回了赤城,程将军可说了,娘子来日和苏将军也得在赤城摆一回酒,请大家一起喝,必要不醉不归。”

飞云给李昭提一个醒,李昭点点头道:“是啊,回来前都跟我打好招呼了,要是我不请,程咬金第一个不答应。”

“娘子放心,一切都有苏将军,喝酒的事,就得是苏将军上。”灵韵插话,提醒李昭眼下也是有人要前面帮她顶着的人。

“未知其酒量如何,还是算了。”李昭挥过手,不敢说抱上太大的希望,只盼着某位的酒量能好一些。

飞云道:“娘子饿了吗?奴婢去厨下准备吃的?”

询问关心,只怕李昭这一天没怎么吃着东西,会不会饿了?

“去弄一些回来,你们几个要是饿了自去寻吃的,不必守着了。”李昭还想着要不要把身上的嫁衣脱下来,只是才想想,飞云道:“娘子还是再忍忍,总该等将军回来你才好脱妆更衣。”

“都看过了。”李昭是想脱的,好在不用盖盖头,李昭头上顶着的东西也很重的,就想着能赶紧的摘下,让她好松口气。

“娘子,这是皇后叮嘱的,就怕你不管。”成亲啊,虽然不用李昭到前面去敬酒,但她们夫妻的交杯酒还没喝。

李昭挥手道:“好好好,都听你的,快去寻些吃的回来。”

苏家,想来不会有什么不长眼的的人连吃食都不给李昭吃的吧,让飞云去取,李昭倒是要干坐着,干坐着难道不尴尬?

才想着尴尬不尴尬的事,出去不久的飞云这会儿又跑回来,神情很紧张,冲着李昭连忙地道:“娘子,北境,北境告急。”

李昭闻之脸色大变,北境告急,这个时候告急,能是一般的事。

李渊收到消息也是立刻下诏来,朝中几乎所有的武将都到苏烈这儿喝喜酒,北境告急,还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李渊把情况说明,最重要的诏令是让李昭和李玄霸以及苏烈立刻赶往北境,安定北境。

就是这会儿傅臻都跟着一道来了,可见北境的情况有多凶险,李昭正好换好衣裳出来。

内侍一看李昭都准备好了,赶紧的与李昭见礼,“公主,边境告急,窦建德发兵三十万,连攻数城,数城皆破,战事传来,皇上震惊,今虽是公主与苏将军大喜,礼数皆成,皇上无奈,特下诏令公主和卫王,与苏将军一道北上,一定要夺回失去的城池。”

见着李昭把李渊的不得已全都说得挺明白,李昭颔首,她都收到消息了,李渊收到没什么奇怪的。

“母亲恕罪,国为家之本,今日李家失礼,来日必十倍奉还。”李昭不忘与苏夫人见礼,赔一个不是。

内侍也连忙地道:“皇上也让奴传话,对不住苏夫人,来日一定亲自登门赔罪。”

作者有话要说:婚礼细节未参考唐朝,勿考究。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