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巴士
  1. 时空巴士
  2. 其他小说
  3. 穿成李世民他姐
  4. 140、李家的儿子
设置

140、李家的儿子(2 / 2)


每回李昭要碰上什么事是她不喜欢的,或是打定主意要去做的事,寸步不让,一意非要成功不可的。

李渊思来思去,无论为了李家,或是为了大唐的江山,以及不惹毛李昭,还是不要动恻隐之心的好。

“此事不必再提。”李渊听到襄国长公主都认怂不敢再和李昭争下去,李渊也得赶紧的表态。

大步地走向首座,一直没有说过话的窦氏从李昭的身边走过,“说得对,若是一个讲理的人却被一个无赖欺负,何必讲理。”

话传到李渊的耳朵里,李渊耳朵动了动,有心想跟窦氏说,这个时候她就别帮着李昭,看看李昭所作所为,都敢当人放话威胁他这个既是皇帝又是当父亲的人,窦氏还给李昭撑腰?

“皇上之意这是怪我帮着阿昭?不帮皇上?”窦氏缓缓地走过去,坐在李渊的身侧,最尊贵的夫妻二人同坐上座,窦氏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都是温柔贤惠的人,一向作为贤内助帮着李渊,但今日表态说起,人人听着都觉得诧异。

“元吉是我所生,阿昭和玄霸亦是我所生,元吉既无远见,也无本事,一门心思只想对付兄弟姐妹。反观阿昭和玄霸为大唐出生入死,镇守一方。不说父子兄弟情份,只论君臣,有功于国之臣为无能之臣而伤之,依法而办,革其职而禁闭难道不是手下留情?因而身为君臣能得公道,父子兄弟之间却连公道都要不得?”

笑笑说起,窦氏更是望着襄国长公主道:“阿昭方才所言有一句很对。李元吉是你杨氏的女婿,但更是李家的儿子。李家的儿子要怎么教还轮不到杨氏开口。若是杨氏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女婿,我也无意令元吉耽误好人家的女郎,让他们和离如何?”

李昭好想给窦氏鼓掌啊,娘啊娘,说得好,说得漂亮,作为父母的人更能顺着李昭的话把襄国长公主的心思说出来。

襄国长公主想把李元吉放出来虽然是想助李元吉一臂之力,却也存着诸多的心思,她敢想,敢有那样的想法,就该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和离啊,当初是李家和杨家达成协议,两族联姻的,襄国长公主在看到李家嫡出的一个个都出色时,虽知李元吉会是一个例外,但她早就没有选择的余地,李渊嫡出的儿子就剩下一个李玄霸和李元吉,可是李玄霸不愿意,李家还不强迫。

襄国长公主只能选择李元吉,原以为这样一个不出色却甚会闹事的人,未必一无用处,却没想到她还没来得及诸多算计,这颗棋子却毁了。

一颗好棋子还没用就毁了,襄国长公主怎么可能接受了,才有今天费尽心思也要将李元吉从府里放出来的准备。

可是一个李昭已经很难对付了,偏偏还要加上一个窦氏。

“元吉配杨家的女郎配不上,襄国长公主若是有和离之意,两族联姻虽然关系重大,但此事我会争取做到。”窦氏倒是继续开口,通情达理得哪怕是亲生的儿子,她都不想让他有机会再糟蹋好人家的女儿,窦氏就是如此想,也这么做的。

“夫人。”李渊没想到窦氏还有这样的打算,窦氏温和地道:“皇上,李家从来都是讲理的人,我们没把儿子教好,要教训是我们当父母的想做的事,却不该搭上一个女郎的一生,杨氏是前朝皇族,我们李家更该礼遇,两家结亲,也不该让一个女郎一辈子陪着一个人关一辈子。”

窦氏这样的劝人,一个个听着想法真的很复杂,他们想说窦氏可以不用这么深明大义的,但就是想,难道真会把话说出来吗?

襄国长公主要说之前被李昭已经气得不轻了,此时面对窦氏处处都是为他们杨氏着想的话,何尝不是反将她一军,气得都快要吐血了。

“与李氏联姻是妾提出来的,妾一向重信,杨氏女嫁李家,不管是富贵贫贱,永不相弃。”若是在以前,杨氏面对这样的事,必是要和离的,可是现在势不同人,李家,李元吉就算废了,杨家的女儿嫁进去,也不能因为被关就弃之。

“好,杨氏果然大义。”窦氏似乎早就料到襄国长公主会做出这样的选择,一句夸赞的话,听在人的耳朵里更是扎心。

可是窦氏一点都不在意,目光平静地看着襄国长公主,微笑地道:“长公主请入座。”

占尽上风地请人入座,李昭朝着窦氏暗暗竖起一个大拇指,窦氏给她一抹安份不要乱来的眼神,李昭笑着掩口。

襄国长公主肚子里攒了一通的火,这个时候最是想撒出去,却没有机会。

“作茧自缚。”在襄国长公主坐下之际,正好和义成公主的目光相触,义成公主只给她四个字的评价。

襄国长公主除了忍再也没有别的办法,李昭,李昭啊!

一切的仇都想记在李昭的头上,李昭倒是一点都不在意的。

一群人看着女人们之间的交锋,心早就提起来了,再听到义成公主的话,只当作没听见。

“坐,都坐。”李渊暗叹一口气,还是招呼人都坐下来吧。

襄国长公主挑起来的事,本以为事情今天肯定能办好,却没想到会碰到李昭这样油盐不进的主儿,太扎心了有木有?

李渊虽然内心也有波澜,实则心里还有多少的想法,怕是他自己都说不清楚。

儿子关起来,还有那些被逐出家门的人,哪一个不是李渊的孩子,可是就像李昭说得够明白的话一样,他是不是想给所有的儿女一个念想,因为是他的儿女,他有着一颗慈父之心,因此不管他们犯下什么样的错,过了一些时日,他都会既往不咎?

只怕真若如此,早晚有一天,他的儿女们不知会踩着他这一颗仁慈之心做出多少的事情来。

有李渊开口想将话题掀过,一个个都得配合地坐到位子上去,绝口不提方才的尴尬。

皇家的事,有那想得清楚,还能劝得住李渊的人在,真正盼着大唐好的人自然知道李昭劝着李渊这样管束儿女,不让他们起半分异动的心思是对大唐有利的。

不过,李昭如此强势也是让一众并不算真正和李昭打过交道的人透过襄国长公主而了解到,李昭敏锐非常,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着实难得,想到李昭已经是东突厥的可汗,那可真是好啊,要是让这样的人留在大唐,想算计李家的可没那么容易。

李昭落座于李建成之侧,傅臻在其后,一直没有说话的师徒二人,傅臻小声地道:“干得漂亮。”

确实漂亮,看把襄国长公主给气得脸都青了。

李昭往后靠了靠问道:“先生怎么来了?还有义成公主。”

才有孕的义成公主最着急的莫过于安胎,为何却也来了。

“来看戏,义成公主说,今晚会有好戏看,而且还是针对你的好戏。”傅臻倒是直言不讳。

李昭上了请功的折子,跟着她的人一应全都论功行赏,当然也包括傅臻,按李昭的话来说,傅臻立下的功劳就是作为一个国公的爵位也未无不可,然而傅臻却直指她往后只会跟着李昭一道往东突厥去,在大唐有个什么样的官爵只是便宜行事,无所谓高低。

虽是如此,李渊也没敢苛责傅臻,没给一个国公的位子,却是女侯,封为睿侯。

此之睿字一出,多少人表示诧异,然而李渊才不管他们怎么想,他封的侯,封号由他来想。

李昭的功劳,傅臻相助多少,或许更该从李昭救傅臻回家开始,傅臻助李家几何,助李昭几何。

一个睿字,李渊认得心服口服,很多时候李渊甚是庆幸傅臻不是一个好弄权的人,要是一个好弄权的人,未必如此安份的等着李昭相助,就凭这一点,李渊就不能亏待傅臻。

傅臻听说睿字的封号时倒是颇诧异的,与李昭说了一句,你爹大方。

李渊大方可不是一两天的事,他手下封的官有多少,李昭都不想为他细算,总之只要是前朝的官,投降归唐的人,全都让他们官任旧位,都不动的。

隋因何而亡,此事李渊不是不知道,但是在天下没有一统前,总是要先给好处的,不宜生事的时候就不能生事。

可是现在天下一统,各方势力平定的平定,就算是小股的人马还有却已经无足轻重,只要下面的人专心招降为主,清剿为辅便好。

李昭思量李渊要是不动手的话,留给李建成来办此事?李昭拧紧眉头。

“怎么,怼赢襄国长公主阿姐还不高兴?”李玄霸没有插嘴的机会,这会儿好奇地问起李昭,想知道李昭都是怎么想。

李昭摇摇头叹道:“为大唐操心着。”

这话落下,李玄霸一顿,最后无奈地道:“那你还是继续吧。”

操心此事,那是一时半会儿能解决的?李玄霸没法劝,只好让李昭继续。

“你的事情我帮你解决了,你倒是不思投桃报李?”李昭目光一斜,问起某人来。

李玄霸道:“此事不是阿姐该操心的,而且父亲不心急,阿兄不急,你急是没用的。”

扎心地提醒这一点,说得都没错,这种事情上面主事的人都不管,难道李昭想动手,李渊他们愿意让李昭动手,又愿意听李昭的提醒。

“明白,我果然是白操心的人。”李昭一下子想通了,点头表示她想明白了,所以往后她保证不再说。

“阿姐不仅仅是担心这样吧?”李世民适时的开个口,李昭……

“来,喝酒。”李昭觉得自己不应该在这个时候提起此事的,端起酒与李世民敬着,想把话题岔开,然而李世民却不愿意,虽然端起酒与李昭相碰,却问着李昭道:“阿姐说大哥发现大唐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了吗?”

李昭就是不想把话题往这边转,没想到李世民还是把话题转过去,好吧,李昭问道:“你问过阿兄?”

“问过了。我与阿姐想到一处,可是阿兄却未必同意。”李世民说过一些话的,但是李建成却并不认同,正是因为不认同,李世民才会在听到李昭的话时顺口问起,他觉得他的想法李昭是懂的。

李昭抬眼看向李世民,李世民说道:“阿姐曾为阿兄写过一则太子手册。”

这种事情李昭连李玄霸都没说过,李昭没想到李世民竟然会知道,看向李世民,李世民道:“我在大哥的书房里看到的,阿姐的笔迹我还是认得的,错不了。”

因为看过,李世民才会知道,李昭没想到竟然还是李建成自己把事情捅出来的。

“阿兄做得不好吗?”李昭问起李世民,李世民道:“阿姐认为好吗?”

李昭要怎么说呢,如果李建成不知道现在的大唐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那就谈不上去解决问题。

“秦隋皆两世而亡,并非偶然。”李世民提起已经发生的事实,李昭如何不懂,冲着李世民道:“你的意思我明白,那么你有什么想法?”

“阿姐认为这是一个合适说明的地方?”李世民看着满殿的人,就算想说事情,这个时候是说解决办法的时候。

“改日得闲再聚。”李昭这般接话,李世民要的就是李昭这一句,“好。”

一个好字,终于和李昭碰杯,姐弟二人一饮而尽,李建成在最边上问道:“你们喝酒不叫我?”

李昭道:“阿兄一会儿还不知道有多少人灌酒,我们自家人就不凑热闹了。”

全然是为李建成着想,李建成……他还应该谢谢李昭的体贴。

李昭与李建成道:“瞧,阿爹立刻就会让你喝酒了。”

“建成,你是太子,代朕与诸卯敬酒。”应着李昭的话音落下,李渊与众人喝了第一杯的酒,立刻与李建成提出,让他准备准备,这就代他去敬酒吧。

“是!”李建成不是第一次做这样的事,李建成站起来作一揖而应下,李玄霸在旁边看着叹道:“当太子真辛苦。”

“当皇帝更辛苦。”李昭冲着李玄霸接上一句,她和李世民相邻,她和李世民说的话,在她背后和李世民身后的傅臻和李玄霸想必听得一清二楚。

李昭感叹一句的时候,李玄霸道:“那为何阿姐要打下东突厥?”

“为了有一个地方能由我说了算,还不会有人管我。”李昭的理由就是这样的直接粗暴,她可不希望自己将来的一生只能活在那些勾心斗角,处处为人掣肘的环境里。

作为一个女郎,李昭不是一个安分的人,想要她功成身退,如同一般的女郎一样居于内宅,不管是史书还是后来的人,除了赞她一声巾帼英雄,还会有一个不错的谥号外,她好像前半生奋斗上进都仅仅是让自己变得跟这个时代的女人一样归于平静,那她为什么一开始跳出内宅呢?

李昭就是不想自己困在内宅,一直拼搏上进,然后得了今天的地位。

她明白,如果想让自己立足于朝还不会让任何人有机会除她,最好的办法就是她作为一个那个权势最大,最高的人。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