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巴士
  1. 时空巴士
  2. 其他小说
  3. 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
  4. 94、第094章凤凰男
设置

94、第094章凤凰男(2 / 2)


李初一点都不认同的道:“在你父母的面前还要不好意思?你什么模样他们没有看到过,这个时候小肚鸡肠的,不想让他们看到你狼狈的样子,想证明你没有错,是他们的错?若是如此这件事我就不帮你了。”

都什么时候了,还在顾及自己的面子,李玉霞要面子,难道就没有想过自己父母的面子吗?

身为父母的处处拦着李玉霞,不让她嫁人,嫁给眼前这个他们认为不值得女儿托付终身的人,李玉霞和家人闹翻都要嫁,现在证明李玉霞是错的,同父母认错,认自己的眼光比不上父母,难道不妥。

李玉霞一听李初居然不想帮忙了,着急的抓住李初的袖子,“公主,公主我错了,你怎么说我就怎么办,都听你的,只求公主不要放弃我。”

可怜巴巴的样子,看得出来这些年她过得并不好。

“那我便让人往长安的徐王府送信一封。”李初要的就是李玉霞完全意识到自己错在哪里,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李玉霞不好意思的道谢道:“多谢公主。”

“公主,洛阳县令到。”曲和终于回来了,也带回了洛阳县令和一干衙役。

洛阳县令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男子,来安国寺的路上,已经听曲和大致说了来龙去脉,此时见着李初恭敬的见礼,“见过公主,郡主。”

虽然洛阳县令是第一次见李初,曲和手里可是有着武媚娘给的令牌,皇后的令牌,这可是绝对不可能造假的,另外有李玉霞出言证明,虽不认得李初,洛阳县令对李玉霞却熟悉的很,由此可以肯定公主的身份不假。

“这个案子就有劳县令了。”既然查案的人到了,李初大大方方的将案子交到洛阳县令的手里,只要求洛阳县令彻查。

“公主放心,下官一定彻查。”洛阳县令答应的爽快,冲李初作一揖。

洛阳县令看向被绑着的男人,“马明马判司,没想到会这样见面。”

都是洛阳的官吏相互之间认识实属平常,马明瞪大眼睛地看着洛阳县令,洛阳县令开口,“意图谋害郡主,通|奸,公主亲眼看到你们两人做下的事,通奸一事证据确凿,至于谋害郡主,想必查查府上定能查的水落石出。”

马明眼中闪过惊恐,李初接过话道:“我已经派人前往他们府上搜查,人证物证很快就会寻到。”

“你们都是什么人?在这里做什么?”洛阳县令打算彻查案子,突然听到一阵喝斥,李初一个眼神扫过曲和,曲和立刻前去,没有一会儿人都散去,再没有人大声地嚷嚷,耳根清净,李初意示洛阳县令继续。

就在李初以为案子可以由洛阳县令查清审判的情况下,一个人竟然越过曲和走了进来,但见此人李初和李玉霞都一道见礼,“见过姑祖母。”

洛阳县令也连忙地见礼,“拜见大长公主。”

不错,来人,正是李渊的女儿常乐大长公主,也就是李治的姑姑,李初和李玉霞的姑祖母。

“你们两个在这里做什么?”常乐大长公主四十来岁的年纪,她是李渊最小的女儿,同李治岁数相差不多,却是长辈,纵是李治待她亦是礼遇有加,而她的女儿已经定为李显的王妃,只待李贤大婚之后就到李显了。

常乐大长公主一双精明的眼睛扫过李初带着审视。随后移开目光落在跪在地上的青年时,不悦的拧紧了眉头,常乐大长公主是过来人,自然一眼便能看出现场都是怎么回事,

只是李玉霞也就罢了,李初也掺合进这样的事情来,常乐大长公主不免摆起长辈的架子斥道:“安家你是大唐的公主,些许小事不该污了你的眼。关乎玉霞,就让玉霞自己处理,闹到洛阳县去,你是想闹得众人皆知李家的女儿有眼无珠?”

李初一向同这位姑祖母没有过多的往来,此时常乐大长公主训斥的一番话,李初道:“大唐律法有文,意图谋害他人性命该当如何处置,彻查此案证明我大唐公主、郡主,李家子女从不仗势欺人,一律按律法行之,意在表明大唐公正,不有何不妥?”

“相比我李家女儿的声誉,难道不是国之声誉更重?”李初以理说之,常乐大长公主一向知道理出能言善辩,却是第一次领教了。

“都说你安定公主能言善辩,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常乐大长公主踢到铁板,目光一敛,辨不清喜怒地称赞李初一声。

李初客客气气的福福身,“姑祖母谬赞。姑祖母若无他事,还是让洛阳县令继续审查此案。”

今天要做的事是将李玉霞受的委屈公之于众,让天下人知道李玉霞会处置,马明都是因为马明行事不当,更有害人之心。别一个个的都说大唐的公主郡主跋扈。

“那就让洛阳县令继续审问,你一个未出阁的公主,不需要再管此事。”常乐大长公主想要将李初打发了,通|奸一事,确实不适合李初掺和。

“姑祖母,此事关系玉霞,姑祖母若是怜惜我们不如代为查问,来日让元嘉祖父亲自同你道谢。”常乐大长公主说得在理,李初不好拂尽她的意,但是这件案子不好让李玉霞一个人听着扛着,不如顺势让常乐大长公主插手。

既然常乐大长公主不想让李初掺和,不如当仁不让的接手此事。

分明是想来劝李初少管闲事,尤其是这样的闲事的常乐大长公主怎么也想不到竟然被李初反将一军,将事情推到她的头上。

常乐大长公主能拒绝吗?拒绝显得太不仁不义了吧?

“好,你们两个一道出去,此事我来办。”常乐大长公主接话,李初拉着李玉霞一道同常乐大长公主福了福身,“多谢姑祖母。”

“去吧,芬儿在外面,你们姐妹一道玩耍。”常乐大长公主有别的打算,谁都知道李治和武媚娘最宠爱的就是李初,来日她的女儿嫁回李家,李初眼下驸马都未定,她在皇家,有她帮忙,来日常乐大长公主的女儿嫁回李家更能入鱼得水。

“是!”李初答应的这么爽快,拉着李玉霞便朝外走去,一个四十来岁的嬷嬷随着她们一道朝外走,“大长公主,忧心公主和郡主再见着什么龌龊的事,特意让老奴跟着。”

怕是看到李初的身边没有上年纪的人跟着,所以常乐大长公主才会让一个老奴跟着她们,免得再出什么茬子。

“有劳了!”李初笑着客气的道一声,嬷嬷只笑不敢受之。

李初拉着李玉霞的手,走到外头,“安国寺内也有医术高明的僧人,先去让他们为你瞧瞧。”

凡事再重也重不过李玉霞的身体,李初虽然好脉察觉不对,但李玉霞未必相信,谁让她是公主,并无医名在外。

直接将事情交给别人,李玉霞中的毒并不算太难见,想解是易事。

“好。”李玉霞的眼中泛着泪光,终是应下一声好。

“奴去请郡主过来。”常乐大长公主的打算,伺候她的老奴再了解不过了,李初着急要带李玉霞看大夫,于情于理都合适,那就只能请他们家郡主前来。

李初不拦着,让常乐大长公主帮她做了事,她是不好说出拒绝的话,将来那是她的弟妹,也该相处一下。

“公主认得大长公主家的那位郡主吗?”等那位嬷嬷一走,李玉霞想起常乐大长公主的强势,问起李初来。

“见过几次,并无深交。”按辈分来说,李初得叫常乐大长公主的女儿叫表姑,虽然年龄相仿,可是李初自来不和女郎们一起玩耍。

见面相交也不过是脸熟,谁能想到李家的人这么不讲究,表妹都能聘为儿媳。

“依皇上和皇后对公主的宠爱,不管是哪家女郎嫁入皇家都会礼让公主三分,纵是常乐大长公主的女儿也是一样的。”李玉霞宽慰起李初来,毕竟适才常乐大长公主的态度可见,她对李初有些不满。

李初不以为然地道:“虽说有缘才能成为一家人,但合则合,不合则形同陌路,不需要刻意去经营。”

没错,身为公主,有着李治和武媚娘在后面撑腰李初就敢如此任性。

常乐大长公主是长辈不假,却没有资格对李初指手划脚,李初给她留脸,是因为她说的在理,通|奸的事的确不适合李初过问。

“还是公主潇洒。”李玉霞言语间尽是对李出的羡慕。

“从前你同我并无差别,怎么如今像是变了一个人。”李初还记得第一次见到李玉霞时,李玉霞的意气风发,肆意张扬的模样,和现在是判若两人。

百思不得其解地望着李玉霞,想从李玉霞的嘴里得到一个答案。

李玉霞露出苦笑,“公主瞧我如今这般模样,应该知道,我这些年过得并不好,没有了王府作为依靠,我什么都不是。”

一直不想承认,也不愿意承认,可是到了今天,马明和那个女人的事情击溃了李玉霞全部的伪装,她就是有眼无珠,她就是错看了人,错付了一片真心。

错就是错,她要承认这个错,继续的往前走,能够捡回一条命,能够再活下去,没有什么是她迈不过去的。

“你这般说也不尽然,王府也不能作为你的依靠,只有你自己才是你最大的依靠,你最大的错误不是抛弃了王府选择相信的那个男人,而是放弃了你自己,成为一个依靠别人的人。如果你自己可以立起来,像马明他们那样一家子人根本不是你的对手。”李初纠正李玉霞的想法,依靠别人总是靠不住的,靠山山倒,靠水水流,只有靠自己才是最坚不可摧的。

李玉霞怔住了,李初再道:“明明当年你也有这样的想法,为何现在你全都变了?”

许久没有回答,李初就要放弃了,李玉霞道:“是啊,我连自己什么时候变成这个模样都不记得了,公主是不是对我很失望,曾经公主是对我寄以厚望的吧?”

“都是自家姐妹能帮的我都会帮,但是你要想自己过得好,更得靠自己。”李初可以帮得了李玉霞一时却帮不了她一世。

“我明白,公主一番好意我都明白,公主放心我会自己立起来的。”李玉霞的眼中闪过坚定,好似下定了决心朝着一个目标前进。

李初没有细问李玉霞准备做什么?她帮一个人并不是要追根究底的询问她有什么打算。

一个人的人生需要靠自己去经营的,将来的路怎么走也由自己决定。

宣太后@一记李初,“你把慈心留下是想做什么?”

和李玉霞正往前殿走去,寻安国寺懂得医术的僧人为李玉霞诊治。

宣太后突然@的一记,李初调出聊天框一看:“想看看我的常乐大长公主姑祖母如何解决事情。别告诉我,你们认为她是一个善类。”

可不是吧,常乐大长公主一看就不是个简单的人,李初可不想因为李玉霞的事,坏了自己的名声,引得御史参她。

萧太后:“群主一开始就不应该把事情交给常乐大长公主来办。你这些年的名声太大了,她们这些大长公主、长公主心里不定怎么想你。”

李初:“放手让她们做,该防的我们防着,来日要是再碰上同样的事,由此为由也可以名正言顺的拒绝她们插手。”

先礼后兵,该敬的长辈得敬,可是要是当长辈的做的不像样,那就怪不得李初不拿他们当长辈看了。

行,想得挺明白的,吕太后:“你不该留慈心应该留曲和。这后宫的事还是女人对付女人更妥当。”

萧太后反对:“这件事我同意群主做法。让慈心盯着,让慈心看,转达给高宗,要知道这位常乐大长公主的底气都是高宗给的,如果不是高宗对她礼遇有加,她能像现在这样趾高气扬,目中无人?”

萧太后再发表看法,“女人对付女人,那是因为男人的心偏向另一方,只能靠自己。群主不一样,高宗的心可是偏着群主的,群主把事情交给身为长辈的常乐大长公主办,如果常乐大长公主借此坏李初的名声,或是做出有损大唐声誉的事情来,那可就要好戏上场了。”

行,又想看好戏了,李初颇是无奈地给她们一堆的省略号,。

萧太后不客气的拆穿,“群主顺势为之,难道不想看好戏?常乐大长公主不是什么简单的人,素日仗着身为你家父亲的姑姑,没少说武后的不是。不过,李家的宗亲见着武后大权在握,没有几个不说她的坏话的吧。”

李初……“确实都说,谁让我母亲大权在握,他们手里的权太少。见权握不到手的人,谁不想抢,想抢自然要用尽手段。”

萧太后:“群主莫不是忘了,你现在也算是有权了,不过你的势力都在长安,想在洛阳重建,你不得费点心思?”

有势力才能自保,萧太后时刻不忘记提醒李初,千万不可以换了地盘松懈了。

李初没有作声,吕太后:“你啊你,就没有注意过群主这么多年安排的人吗?要是等群主到了洛阳才开始费尽心思的建起势力,有群主的机会吗?”

萧太后……好像,并没有特别的注意,所以都是她的过失?她是到底错过了什么?

孝庄太后:“群主在长安的势力最大不假,但是连各州县都有百姓日报,洛阳自然也是有的,你说说看群主的势力需要现在到洛阳才发展?”

吕太后:“群主手里的消息来源不少,只是你是不是考虑一下藏拙,太显眼了。”

担忧李初的啊,李治大力支持不假,武媚娘的态度一向不明,尤其这些年来攻击武媚娘的文章不少,李初竟然全让人刊登出来,太明目张胆的戳武媚娘的心窝子了。

李初不以为然,“开天下言路岂能只是说说而已,允许别人指责我父亲,不许人说我母亲的不是?太偏心才是真正的不好。”

对于这类的事李初总有她的理由,每回的理由恰恰让人无法反驳。

吕太后:“武后现在让我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她在你的面前还像个母亲,但她早就变成了一个真正的政治家。谁要是敢威胁她的地位,瞧着吧,她会杀得一个不留。”

有些感觉说不清道不明,吕太后看着武媚娘浑身的血液都在叫嚣着兴奋两个字,这是同类啊,绝对的同类。

李初默默地将聊天窗口关了,她不想再继续了解下去了。

正好一个人冲向李初,李初一时失神没有注意到,跟在她身后的人也没有想到李初会走路都恍神,眼睁睁地看着人冲入李初的怀里,求救地道:“救,救命!”

李初……

萧太后:“早和你说了寺庙是事非之地,偏不相信我。”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