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巴士
  1. 时空巴士
  2. 其他小说
  3. 八零农业女神
  4. 63、第 63 章
设置

63、第 63 章(1 / 2)


等要收花生玉米时,江培培家地时的五亩月季已经全卖出去,大棚也已经弄出了雏形,除了留一亩麦田,剩下的四亩,江培培全弄了大棚。

江培培家地头已经成了江河村的著名景点,时不时就有人来打卡,男的蹲那儿抽烟女的坐那儿唠嗑。

这时见地里一排排的管子跟各种膜,大家更稀奇了。

过两天江培培请来的工人把这些东西全都组合到一起,盖出温室大棚来,江河村的人再一次被震惊了。

“这是啥?是给庄稼盖屋子呢?”

“我刚打听了,这叫大棚,那些工人也是头一次弄,全都是培培张罗的,听说他们不懂的,培培还画了图纸,这小丫头都从哪儿学的啊。”

“人家都说了书里啥都有。”

旁边一个念过几年书的就笑,“是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当然了现在不这么说了,应该说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我听说培培天天抱着大厚书看,肯定是人家自己研究出来的。”

“不过这大棚有什么用?看着用得东西还挺实在。”

“可不是嘛,我看用的那东西,比我家盖房子还讲究呢。”

“这得花多少钱?我看那塑料布一捆子一捆子得往地里拉,这都是哪儿买的?”

“听说都是从省城拉来的。”

“省城的,那肯定更贵了,我听说大城市酱油都比咱们这儿贵!”

“你们就是瞎操心,人家培培心里没数啊,花再多钱肯定也能赚出来。”

“我看这孩子是飘了吧,小小年纪就当了村里的技术员,听说还是领工资的,又被大家捧着吹着,肯定觉得自己多聪明多能干,被别人一忽悠就买这么多东西回来瞎搞。”

“我看也是。”一个转村卖香油的大爷说:“别说咱们这一片了,就是县城边上那个最牛的孟家村,也没人弄什么大棚,听都没听过的东西,培培这孩子胆子是真大。”

也有不乐意听的,“你们一天天给人家敲丧钟,等种麦子的时候别按照人家的法子来,敢吗?”

一时没人吭声了,卖香油的大爷敲敲烟袋,“唉,别的不说,培培家种的麦子产量是真高,真是她自己琢磨出来的?”

刚才那人又怼他,“不是她是你吗?人家培培在学校那是年年考第一的小天才。”

到地里捡花生,路过这儿的曹凤志听得不爽,过去说:“培培不是一直考第一的,她就是从今年才开始考第一的。”

那人哼了一声,“那你考过一回第一吗?”

曹凤志脸一红,扭头就走。

大家也觉得没意思,都散了,一直帮着江培培说话那人哼了一声,蹲那儿接着抽旱烟。

这人叫大杰子,跟江培培家是本家,但他家辈小,按辈份,该叫江培培小姑奶奶。

他家里穷娶不起媳妇,三十多了还是光棍一条,看见江培培家又是产量王又是卖花赚大钱,他也眼热啊,想着去取取经吧,村里又说让江培培当技术员,一起致富。

这人脑子有点轴,他想着要是一起致富,那他家还是出不了头啊。就想去找找江培培,跟着她卖花,哪怕是打个下手,有心的也能学点技术,回来自己种花卖,赚大钱,娶媳妇生儿子,走上人生巅峰。

大杰子在家里想得挺美,一到江家门口就又打了退堂鼓,人家培培妈男人不在家,他一个光棍怎么上门,还是在地里等着江培培什么时候闲下来再跟她说这事吧。

可他一个能当人家爸,却又辈小到叫人家姑奶奶的大男人,见着江培培了,还真没法张嘴。

于是就蹲地头上帮着江培培把人都给怼跑了。

等江培培见地头就剩下一个时,还有点纳闷呢,往常就是到了饭点,还有端着碗跑来边吃边看的呢,今天怎么就剩这一个了?

不过她也没在意,看着大家弄完了,就回了家。

到家李金霞已经把饭做好了,这两天江培培忙,李金霞也很舍得,炖了排骨豆角,炒了一大盘鸡蛋,焖了一锅白米饭,还有刚煮的嫩玉米和花生。

最让孩子们惊诧的是平常李金霞做肉菜那都是三片肉能炖一大锅,见个油星就行了,孩子们能分到一人一片肉解个馋就行。

这次炖的排骨豆角满满的都是排骨,排骨跟豆角的比例差不多一比一吧。而且因为豆角是老油豆角,炖的时间很长,入味得很。

江仁江材吃得满嘴是油,一直嚷着香,江培培却更稀罕玉米跟花生,她家没种,但她奶奶那块地是按着农时,该种什么种什么,一样没拉下。

这些玉米都是刚从地里掰回来的,不算太嫩很有嚼头,尤其是那股子玉米的清香,江培培真是怀念死了。

她一口气吃了两个还想吃,手被江奶奶按住了,“赶紧吃饭,天天嚷嚷着要肉吃,给你们做了肉又不吃。”

这些天江奶奶一直跟着他们一起吃饭,江文回来一趟,什么话都没说,也没调节就把关系又拉回去了。

江奶奶见大儿子没再给自己钱,心里已经有点担忧,又见刘桂花那一番神操作,对老二家也很有怨言,这段时间还真收敛了点。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