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巴士
  1. 时空巴士
  2. 其他小说
  3. 回档少年时
  4. 第四十一章 二八(求订阅)
设置

第四十一章 二八(求订阅)(1 / 2)


x 余林打电话过来是请张云起吃饭。

张云起就顺带柯尼卡hexar照相机带过去还给了余林这玩意儿很贵至于余林请他吃饭只不过是绷不住了早个把月前商量着说要合伙搞贸易公司至今连最基本的出资配比和股份都没扯拢这还开个锤子开。

喝酒的时候两人扯了很久的淡话题最后回到了掌中王掌上机上。

余林表示江川市的掌上机市场差不多快饱和了因为今年市面上也涌现了很多其他牌子的掌上机虽然价格都比掌中王贵点但还是分走了不少份额如果合伙开贸易公司单单靠这款掌中王是不行的没有竞争力赚不了大钱。

张云起想了一下抛了一个对他来说并没有什么价值的商机:“其实除了掌上机咱们还有贩卖其他电子产品单放机、都能搞到手。”

余林立马问:“这些你都能搞到低价的?”

张云起点头。

这些山寨玩意儿深圳华强北满大街都是牌子杂更新换代快缺乏竞争力只能做一锤子买卖他并不打算做这个他也有更好的项目做但现在开公司的事儿还没个说法自然不能透露给余林。

张云起端着一杯酒道:“老余说说吧这个贸易公司的事儿你打算怎么搞?”

余林没有急着说话他喝了一杯酒才笑道:“小张你说的这些货是从南边沿海地区拿来的吧?”

张云起一怔随后点头:“是的。”

余林明显地愣住了。

他的这个表情摆明了告诉张云起我只是察觉到了你的货是从沿海一带来的我只是在试探你你他妈平时这么聪明的一个人怎么就直接认了呢。

毕竟货源是张云起和他合伙开公司最大的依仗没有这个依仗张云起在他面前的优势并不大。

但是张云起可不这么想无所谓了余林知道货源又如何?瞒得了余林一时瞒不了一辈子。

要知道九零年代初是外贸投机倒把的鼎盛时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牟其中的罐头换飞机这个草莽时期的中国商界教父在91年利用时间差以价值4亿的500车日用消费品换4架飞机倒手赚了一个亿。这个空手套白狼的商业奇迹注定前无古人后也不会再有来者。

那个时候苏维埃刚刚解体中俄经济贸易也才全面恢复海外淘金热骤然兴起因为俄罗斯的轻工业不是很发达很多生活用品都比较紧缺这才有了以牟其中为代表的大批中国商人涌入俄罗斯淘金。

张云起记得以前他看过一部电影《莫斯科行动》由真实案件“中俄列车大劫案”改编夏雨主演这部电影说的就是这个外贸投机倒把的疯狂时代。

中国一件70元的皮衣运到俄罗斯就能净赚三四百元火车开入俄罗斯境内后每到一个站点倒爷们就扒着车窗向在站台附近等候的当地商人兜售货物回头火车还没到终点站货物就已经卖的七七八八。

同样的九零年代也是内贸投机倒把的落日余晖随着国人经济水平的日渐提升体外价格机制的逐渐发育、壮大信息传播的媒介越来越多样和发达像七零八零年代的那种南货北运和利用计划经济价格双轨制大发横财的倒爷已经失去了信息和体制内价格的优势在九零年代中期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张云起贩卖掌上机其实就是这个路数简单的利用了信息的不对称来攥取差价。

每次王贵兵把货从深圳带到江川市后都会把托运单撕掉余林不知道货从哪里来他很聪明也从来不去问但他是个商人混的也还算成功他有商人对财富和商机应有的嗅觉所以他发现了廉价掌上机货源来自于南方沿海一带张云起不意外。

尽管九零年代初是个消息闭塞思维更闭塞的时代但是毕竟邓公南巡已经过去了一年多去年10月份的十四大报告正式确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第二次改革开放正当热浪如潮越来越多的草莽前赴后继奔向南边的那个小渔村缔造了一个又一个财富神话也越来越多有眼光的人知道哪里遍地黄金有数不清的财富商机。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