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巴士
  1. 时空巴士
  2. 其他小说
  3. 北朝求生实录
  4. 第650章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设置

第650章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2 / 2)


然而对于这些举动,宇文邕早有准备!

他当着这些和尚的面,派宿卫将前段时间官府抓捕的那些作奸犯科的和尚,集中起来砍头!

滚滚人头之下,这些僧人果然还是屈服了。为什么呢,因为达摩院已经把这些人里面领头的一些人集中圈进起来了。

名为精研佛法,实际上就是变相的软禁。

宇文邕采用杨坚之策,将长安及周边的和尚共计十万人集中起来,在郊外大规模屯田。

白天干农活,晚上,允许他们交流佛法。农闲的时候,参加军事训练。

除此以外,宇文邕还大肆将自己身边的亲信安插其中,模仿当年曹操的青州军,半农半军,集中居住,集中训练!

在宇文邕的身体力行之下,周国掀起了一股“拆佛旋风”。官府并没有阻止你宣扬佛法,但是,佛像是不能留的,佛寺是不能建的,僧人是不能有的。

杨坚将禁佛寺的运动,纳入到政绩考核里面。谁拆的佛寺更多,谁“劝服”的还俗僧人最多,那么谁的政绩就最好,就会受到提拔!

相反,那些包庇佛寺,匿藏僧侣的人,无论官当得多大,在当地多么有地位和势力,都会被拿下,送到长安来审问。

宇文邕这一手软的,一手硬的,真是让周国的佛门势力欲仙欲死!

一边提拔优秀的和尚还俗当官,一边将“顽固派”圈进起来做研究,一边劝服普通的僧人还俗。这些组合拳打下去,势力庞大的佛寺,居然毫无招架之力!

一时间,大量人口充实到周国日常的社会生活当中,周国的民间风气为之一振!

只是不知道这样下去,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

……

宽大的犊车里坐着的是娄昭君,对面两个乳娘,管着两个孩子。这位老太太,闭眼假寐不说话。而身边的杨约,则是端坐着,如同石像一般,定力十足。

“太后,陛下来请安来了。”

犊车外面传来一个宫女的声音。

娄昭君睁开有点浑浊的眼睛,对杨约说道:“去跟陛下说,哀家乏了,让他自己忙自己的去吧。对了,这是到哪里了?”

“回太后,快到枋城了。”

枋城原名枋头,始得名于汉末。

《水经注·淇水》曰:“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在淇河口下大枋木以成堰,遏淇水东入白沟以通漕运”。

现在当地有个枋头村,地处枋堰东头,因名枋头。

当地人曾在淇河干涸时,于河底见到过枋堰基础,巨大长方形青石垒砌,有榫头连接,非常坚固。

以前的枋头,其实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村落,三国时期才在史书上惊鸿一瞥。

到东晋后赵时期,因羌族首领、龙骧将军蒲洪的驻守而名声大振,频见史册。

先是蒲洪以枋头为根据地、大本营,筑城兴建。后蒲洪在枋城建国称王,兴建宫室,枋城实际成为国都。

虽然不到一年,前秦便移师关中,建都长安,但枋头城却从此成为军事重镇和地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太和五年(公元370年),前秦苻坚破邺灭燕,还军长安时路经枋头城,宴请父老,于枋头城建立永昌县,后改名昌水县。

东魏时,汲郡治所从卫县迁到枋头城。也就是大军现在行进到的地方。

到了枋头,陆路基本上走完了,剩下的就是一路走水到齐州(济南)了。大军肯定会在枋头驻扎一两天,准备一下行军的船只及所需的必要物品。

“罢了,你去吧。可以暗示一下,哀家谁也不想见,让陛下不要再来了。”

娄昭君有些厌恶的说道。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