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巴士
  1. 时空巴士
  2. 其他小说
  3. 三国之巅峰召唤
  4. 第2322章 走到哪打到哪儿,第二次楚越大战
设置

第2322章 走到哪打到哪儿,第二次楚越大战(2 / 2)


刘秀得知之后立即召集麾下群臣商议为了安南这等蛮荒之地会出现已经被灭的燕国赵国的武器?

楚国还是不缺能人的军师庞统一眼就看出是秦国通过海军将这些武器卖到了安南以此来变废为宝。

秦国水军能够跨海航行这个点刘秀早就知道了但竟能横穿青、徐、扬、交四州海域一路航行到安南地区一路航行到安南地区这可就大大超出了刘秀乃至楚国所有人的意料。

自古以来南船北马。

楚国水军是内湖水军后来又改为长江水军可就算如此也依旧没有航海的能力。

而处于北方的大秦不但有了一直精锐水军而且还能航行至安南天底下还有比这更离谱的事吗?

楚国文武打心眼里不愿接受大秦在水军方面超越了楚国但起码在造船技术上大秦将楚国远远超越这是毋庸置疑的事。

刘秀一直认为楚国面对秦国唯一的优势就长江天险以及水军。

现在大秦的造船技术已经远远超过了楚国而在水战方面战船才是最重要的因素。

所以就算楚国水军比秦国水军强在战船远远落后的情况边楚国水战能打赢大秦吗?

这显然很难。

刘秀不能容忍楚国水军不如秦国于是投入了不少资金用来提升造船技术不求超越大秦但起码要缩短之间的差距。

造船技术的提升可不是一蹴而就的。

在刘秀的大力支持之下楚国的造船技术确实得到了不小的提升有了近海航行的水平但和大秦相比依旧有着极大的差距。

刘秀见自主研发这条路走不通于是就想通过收买秦国船匠从而剽窃到秦国的造船技术。

但可惜的是秦国对于造船的把控极为严苛根本没有船匠掌握完整的造船技术对于船匠更是实施军事化管理。

楚国就算能够收买到人也难以将人带回楚国就算能够把人带回去得到了也只是部分技术而已依旧无法造船匹敌大秦的战船。

楚国虽没能从大秦这里获得技术但却从吴国那里获得了虽比不上大秦但也比楚国自己的造船技术要强。

刘秀见收买船匠这条路也走不通于是就起了俘获一艘大秦战船然后对照着进行仿制的念头。

有了船的样本之后虽不代表楚国就能仿制只来但难度肯定比自己研制要容易的多。

刘秀并不知道大秦水军什么会来再次来安南但大秦既然会向安南卖一次废弃军械那就肯定会在卖第二次他只需守株待兔即可。

楚国的水军基本都集中在长江荆南和交州之间的河道并不通楚国水军无法直接走水路前往交州又不能绕从长江入海前往交州毕竟这会途径吴国必定会遭到吴国水军的拦截。

刘秀见无法将水军调往交州于是任命甘宁为交州水军都督让他带着大量船匠前往交州在交州建造船厂打造战船并就此征召一万水军。

刘秀不优秀吗?自然优秀可是因为时代的局限性的缘故他乃至楚国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秦国的造船技术上却没有注意到秦国的海贸这件事。

刘秀以为大秦向蛮夷卖武器只是在废物利用而已或是利用安南蛮夷来牵制楚国丝毫没有意识到大秦海贸的暴利。

当刘秀意识到时已经晚了大秦已经统一了中原兵锋直指江南楚国的全部精力都用来防备大秦哪还有余力去分海贸这块大蛋糕呀。

对于刘秀而言最大的对手就是大秦至于安南本土的势力则直接被他给无视了原因无他太弱太落后了。

哪怕安南各大势力已经从大秦那里买到了兵器也依旧入不了刘秀的眼。

在刘秀看来楚国只需要出动三四万大军足矣横扫安南地区的所有势力但他却压根就没想过占领安南。

占领安南容易可是直接的治理、开发可就不容易了。

那片土地还是一片未经开发的原始丛林楚国连交州之地都还尚未完全开发出来这么一片蛮荒之地要来作甚?

刘秀虽没想过占领安南但安南的人口以及其他资源对于楚国来说也是一笔财富所以才会同意林凤祥出兵安南。

至于安南各大势力组建联军出兵十二万攻打交州一事刘秀自然是知道的但却依然不在意。

在刘秀看来凭借交州本土的四万守军以及李秀成、林凤祥、李开芳等将足矣打退安南联军。

出乎刘秀意料之外的是随后不久他就收到了镇南将军李秀成的求援。

李秀成会向刘秀求援倒不是他没有把握打赢。

安南各国换了新装备后战斗力已经今非昔比再加上是足足十二万大军李秀成觉得凭借交州军就算能够打赢恐怕也要付出不小的代价所以出于谨慎起见希望国内派一直精锐前来支援。

刘秀觉得李秀成的奏折中所言有理于是命郭子仪为主将柴荣为副将统领三千精锐楚军南下支援镇南将军李秀成。

郭子仪和柴荣得知后都很兴奋他们才一投靠不过初来乍到没有任何功劳傍身就被刘秀委以重任所以楚军中很多将士都不服他们。

郭子仪和柴荣也想立功证明自己但是楚国也正处于修养当中甚至进行了裁军所以并无战事自然也就没有两人立功的机会了。

这次领军南下交州支援了镇南将军李秀成不但是郭子仪和柴荣投楚后的首战也是他们立功证明自己能力的最佳机会。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对手只是安南蛮夷而已就算这一战打赢了两人也不会有多少成就感。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