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巴士
  1. 时空巴士
  2. 其他小说
  3. 1627崛起南海
  4. 254.第254章 门庭若市
设置

254.第254章 门庭若市(2 / 2)


“原来是澄海行啊!”王勤默默地点了点头这家商行也是广东行省内数得上号的大商行根基在潮州府规模与广州本地的“福瑞丰”不相上下。

“那不知还有一家是?”王勤见张掌柜没有继续往下说便忍不住主动问道。

“还有一家……”张掌柜压低了声音道:“据说是府衙来的人多半是来要这个的……”

张掌柜说罢食指拇指捏了圆圈王勤懂得这手势是指铜钱当下心领神会地点点头没有再继续追问下去。以海汉商品在市面上的火热程度本地官府自然不会忽视驻广办的存在。而海汉人在本地除了一个书局之外并没有其他的直接销售渠道所有的商品都是交给了其他商家在卖地方官府甚至连海汉人的税都收不到这种现象肯定是不太合理的——王勤忽然想到海汉人执意要让大陆商家去他们的港口进货莫非其中也有为了躲过本地官府的税赋征收这个原因?

但不管海汉人有没有纳税他们口袋里有钱这事大家都知道而能够不费吹灰之力从海汉人口袋中掏出钱的大概也只有本地官府了。即便没有税赋但还会有各种名目的“自愿”捐献比如修桥补路、挖河筑堤、剿匪救灾官府总会有很多理由让地方士绅捐出钱财这对于商家们来说已经是属于常态。只要认捐那么就你好我好大家好如果有谁不从官府自然会有一百种方法来慢慢修理刺头。

王勤坐下一盏茶还没喝完后续又连着来了三家商行的代表既有广州本地的也有如王勤这样从外地来的。众商家闲等着无事便开始交流各地的商情。当然主题仍然是大家最关注的海汉商品。

如今海汉商品在广州省内已经有了一定的名号而玻璃文具和银镜更是有极少量流入到了江浙一带。由于海汉商品的供货量一直很少因此这些紧俏品在外地的价格远远超出了广州离广州越远价格就越高。如最低档的白玻璃海汉毛笔在广州只需一两到一两五钱银子就能买到但到了紧邻的惠州府售价就翻了一番而远离广州的廉州府已经卖到了五两银子一支相比广州可谓是天价了。至于产量更低的海汉银镜其地域价格差距比文具更加悬殊前次去胜利港买到银镜的几个商家都没有在广州本地发卖这批货物而是直接转运去了其他州府以谋求更高的售价。

一直快等到午时王勤的肚子都差不多被茶水和点心填满了才终于轮到了会面时间。不过这段时间对于王勤来说并不难混不但通过其他商家的介绍了解到了各地的商情而且还见识了一下海汉人正在推广的“卫生洁具”系统。不得不说这套家什非常称王勤的心如果不是价格太贵王勤都很有立刻购买一套的冲动。

在仆役的带领之下王勤来到了位于第二进院子中的会客厅在这里他终于见到了这里的主人——驻广办的一二把手施耐德和何夕。

最近这些天可是把这两人忙得够呛每天要会见的各路拜访者从天亮一直排到天黑口水都不知道说干了多少次。而且这些拜访者也是五花八门登门的目的无奇不有经常搞得他们二人哭笑不得。像州衙派来打秋风的都还好办无非是拿点银子买个清静罢了。譬如那些上门来求学玻璃制造技术的来与他们讨论胜利港与广州港之优劣比较的向他们推销乡下田地的乱七八糟不一而足。更有甚者昨天还来了个乔装打扮的道士进门便说他们二人印堂发黑近期必有祸事云云没等他把自己的出身门派报完直接就被正好来旁听的虞尧和萧良给踢出去了。

如果依照驻广办早期的运作方式这种会见商谈一般一个人处理就可以了人多的时候施耐德和何夕甚至可以分别接见拜访者。但第二梯队来了之后驻广办的日常运作也开始规范化起来其中一条便是会见拜访者时必须要有两人或两人以上在场原则上不允许单独会面——整个驻广办只有何夕因为其工作性质特殊情况下可以不必遵守这条规定。

执委会对驻外单位增加这么一条规定也是为了防止驻外单位在远离大本营的情况之下出现人心变化。大本营这里的一切资源都在执委会的掌控之下每个人吃多少用多少那都是有计划的就算有人贪腐其实也没什么能够额外享受到的好处——就连“福瑞丰”在胜利港开的青楼那也是凭执委会计划发放的特别票据入场消费想凭着自己手头流通券多就多嫖几次都是做梦。

胜利港可以执行严格的计划经济但驻外单位肯定是不行的特别是像驻广办这样远离大本营又处在广州这种十七世纪的花花世界当中加之与当地各行各界有大量的利益往来其实很容易就会出现不可控的状况。要知道这些穿越者可不是什么意志坚定的革命者在种种外界诱惑之下恐怕相当一部分人都不见得能保持住自己的节操。因此执委会才对驻外单位增加了若干管理条例以保证将驻外人员遭受外界腐蚀收买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虽然执行起来很麻烦但规定就是规定。第二梯队当中的虞尧、萧良他们身上除了担负驻广办人员的安全保卫使命之外还有一部分的任务是对内的那就是监督驻外单位管理条例的施行状况。不愿意照办的人当然也不至于被抓进劳改营去但肯定会被调回大本营从此被记入执委会的黑名单小本本当中。深知其中厉害的施耐德和何夕也一改过去的自由散漫开始作起了遵纪守法的表率。

不过这样一来接见拜访者的速度就慢多了因此最近几天驻广办都出现了门庭若市的热闹景象。施耐德抓紧时间喝了一口水便赶紧与王勤展开了会谈。

王勤虽然是第一次与海汉人面对面地打交道但他在此之前已经听闻过不少海汉人的传闻也知道他们商谈事情时喜欢开门见山直入主题便直接道明了来意:一是想要向驻广办求购海汉商品二则是想派船去崖州胜利港。

施耐德道:“王老板有所不知我们这个驻广办只谈生意并不直接出售商品。若是王老板有什么想购买的货物可以在我们这里下订单然后自行到胜利港装船就是。”

王勤犹豫道:“可在下听说贵方的货物数量极其有限在这边下了订单去到胜利港若是无货岂不是耽搁时间?”

“这你可以放心我们这里下订单下的是现货不是期货。换句话说胜利港那边的库房里已经有真实存在的货物你才能在我们这里下订单而且我们绝对不会货卖两家你抵达胜利港的十二个时辰之内就可以完成交货装船的手续不会出现你所顾虑的状况。”施耐德很耐心地解释道。

王勤听得心动又问道:“那货款如何支付给贵方?”

施耐德笑道:“如果要你现在一次付清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你只需要向我们支付订单总金额一成的定金就行剩下的部分到胜利港提货时再付清。当然了王老板也清楚我们的货物是很紧俏的所以缴纳订金之后的提货期只有三十天如果三十天之内没有到港提货那么这批货物我们就有权卖给其他商家了。”

“那若是超出提货期未能到港提货订金怎么办?”王勤听了这话有些紧张地问道。毕竟是跑海吃饭谁都说不好在海上会不会出现意外状况要是船出了问题那也有可能会超出海汉人所说的提货期。

“如果愿意继续订货那么订金依然有效如果不愿继续订货那订金退还一半。这也是为了防止有人恶意订货相信王老板也能理解我们的苦衷。”施耐德滴水不漏地解释道。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