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巴士
  1. 时空巴士
  2. 其他小说
  3. 1627崛起南海
  4. 第1118章 援助与条件
设置

第1118章 援助与条件(2 / 2)


沈世魁道:“孔贼在登莱作乱之事想必贵方也有所耳闻吧?这场大乱之后山东方面无力顾及东江镇的补给加之金贼攻势不断不断蚕食我东江镇辖区如今物资粮草的确是个大问题。特使也看到了这皮岛遍地砂石不宜种植粮食此事实乃当下燃眉之急。若贵方能从大明代为购粮组织运来皮岛或能化解当前窘境。”

谢立心道对方能主动提出这个方案倒是省下自己不少口水不用再费时费力去进行劝说了不过海汉给皮岛的帮助可不会是无偿提供的谢立也得先弄清对方能够为海汉提供什么样的条件。

当下谢立便问道:“请问沈大人这岛上现有人口多少?”

沈世魁倒也没有失去警惕性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也有所保留:“岛上现有百姓四万六千余人每月至少还有一两千从辽东借道朝鲜逃难至此的汉人。”他只说百姓人口却对驻军数目闭口不提也是有意保守军事机密避免不经意地暴露了实力。

谢立听出沈世魁话里的保留当下也不点破只是将话题先转回到粮食上来:“要长期供应这么几万张嘴所需的粮草我方恐怕也是力有不逮啊!”

沈世魁连忙劝道:“有多少算多少能有粮食岛上便能少饿死一些人。”

谢立道:“沈大人刚才也说了这岛上土质不宜种粮就算从外界运来再多粮食也只是救急之举并不能从根本解决皮岛的粮食问题。以在下之见这种办法并非上策。”

沈世魁听这口气知道对方并没有把话说绝当即便接话道:“特使有何妙策不妨说来听听。”

“妙策说不上有些粗浅道理倒是想请大人一起参详参详。”谢立见沈世魁也很感兴趣的样子当下便抛出了海汉式的解决方案:“堵不如疏与其把这些难民百姓圈养在岛上无所事事倒不如将其运到其他地方进行重新安置这样他们在其他地方开荒垦地产出的粮食还可以抽出部分回哺给东江镇人也救了东江镇的粮食供应也可以解决一部分岂不是两全其美?”

沈世魁叹口气道:“这个道理本官又何尝不知只是能产粮的长山群岛已失一时半会也难以找到别的地方安置这些难民了。原本辽东难民还能直接安置到山东但登莱之乱这一通杀戮只怕今后几代人的时间都别想弥合裂痕了。”

沈世魁所指的地域冲突便是登莱之乱期间山东本地人与辽东移民之间的杀戮冲突双方都力图将对方除之而后快根本就没有什么同为大明国民的情义存在了。登莱之乱期间死于这种地域冲突的民众少说也有数万人之多。这场战乱彻底割裂了两地民众的认同感双方都把对方视作敌寇短期内根本不可能再和平相处了。

皮岛上这么多形同累赘的难民从毛文龙时期就是东江镇的包袱了然而几任都督都没有能够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只能尽量将难民不断转移安置到能产粮的岛屿上去。但近一年东江镇战局不利地盘被对手一步步地压缩产粮岛已经丢了大半处境已经相当困难也无力再对岛上的难民们进行安置了。

沈世魁最近为了解决岛上民众的吃饭问题头发也是白了不少他的这番叹息倒不是装出来的。黄海周边能安置难民的地方几乎都被后金占领没办法将岛上民众迁出如果不是顾及到两国关系他早就兴兵去占旁边朝鲜国的领地了。

谢立见时机成熟便旁敲侧击道:“沈大人如果你能点头我方倒是可以设法将岛上民众送去南方安置。今后他们在南方的产出也将以粮赋的形式抽取一部分送来皮岛以供大明官军消耗。”

“南方?”沈世魁皱眉道:“你是说山东以南?”

“没错。”谢立点头应道:“我海汉在浙江、福建、两广沿海拥有诸多岛屿和良田分批安置几万人绝对不在话下。岛上人口少了相信沈大人的压力便没那么大了。至于这些移居他地的民众未来所能产出的粮食我方也可以先行垫付给东江镇一部分以解岛上的燃眉之急。”

沈世魁没有立刻应声谢立给出的这个解决方案对他来说无疑是有极大的诱惑力不但能合理合法地甩掉岛上这些“累赘”而且今后还将会有持续的产出回报就利益上来讲应该是划算的。而且刚才看了那么多的安民告示似乎也能说明海汉在南方的影响力有多大对方有能力安排成千上万的人到南方屯垦的可信度也比较高。

“你们……真的能把人送去南方安置?”这是沈世魁目前最感到不安的一个点了在他看来海汉做这件事无疑是在自讨苦吃将成千上万的人送去南方安置还要将其产出的一部分送回北方供应皮岛这怎么看怎么都是不划算的买卖这些海汉人又不是明人沈世魁不明白他们为何要主动做出这样的“牺牲”。

谢立对此倒是早有备案胸有成竹地应道:“我们与大人是初次打交道大人对我们的运作方式感到不安也是正常的。不过这个好办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如今我们已在登州福山县的芝罘湾设下基地大人只需派人去当地看看便知我们所说是真是假了。”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