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巴士
  1. 时空巴士
  2. 其他小说
  3. 1627崛起南海
  4. 第1259章 被迫接受
设置

第1259章 被迫接受(2 / 2)


尽管海汉最终的方案看似作出了一定的让步但如果计算实际收益其实可能要比全额收取现金赔偿更划算。特别是数千名用于换回战俘、抵偿赔款的劳动力五年的劳动量能创造出的价值是柔佛王室根本估量不到的。他们觉得这个方案替自己省下了一大笔钱而海汉也认为自己才是真正占到了大便宜双方各取所需倒也算是和平解决了这次的麻烦。

1635年六月初海汉与柔佛在星岛签署了《两国停战条约》史称《星岛条约》。这个条约除了确立海汉对柔佛的优势地位之外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为星岛的建设开发争取到大量资金和劳动力加快了海汉控制马六甲海峡航道的进程。

葡萄牙和荷兰对于这个条约的签订无疑非常失望这两国都希望海汉能通过战争手段对柔佛和英国进行报复但最终海汉还是选择了偃旗息鼓以和平的方式结束这场冲突。当然了海汉在战后索赔的数目也足以让旁听谈判进程的两国使者感到嫉妒仅仅只是柔佛的赔款就足以抵消海汉的作战耗费了。

不过为海汉提供了重要情报的菲利普倒并非一无所获罗杰宣布他将获得一枚由海汉执委会特别颁发的铜星勋章以表彰他在星岛战役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菲利普也将由此成为了为数不多能得到海汉执委会嘉奖的外国人不过遗憾的是由于路途遥远他的这枚勋章大概还得等上很长时间才能抵达星岛。这个奖励终于是让菲利普沮丧的情绪有所好转至少他在此之前的努力没有白费而这种由他国颁发的勋章无疑是对其工作的极大褒奖今后也多了一个可以用于酒后吹逼的光荣事迹。

而葡萄牙人里卡多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的这次星岛之旅乏善可陈既没有达成既定目标又在与荷兰人的比拼中落了下风。荷兰人至少可以带着海汉的嘉奖回家而他这次专程跑过来却是真的一无所获仅仅只是见证了海汉是如何在谈判场上欺负自己的手下败将。

柔佛国内对谈判结果喜忧参半喜的是总算以比较小的经济代价摆平了这个大麻烦忧的是这一战之后柔佛在海汉面前可能永远都抬不起头来而且这次连带着英国也一起折在了里面以后想要从外部寻找军事援助就更困难了。当然了要是柔佛出得起价钱那么海汉也可以向其提供军事方面的一条龙服务而且会远比英国人的措施更靠得住。

至于英国方面的回应目前仍处于漫长的等待之中不过罗杰还是很有信心英国人会通过谈判解决此事一方是霍格的特殊身份背景另一方面获准进入南海的前景也足以让英国人以理智的观点来看待海汉提出的赔偿条件。如果东印度公司的高层真能扛住这个诱惑选择放弃进入南海的机会那海汉这边也就只有把抓到的英国人及其雇佣兵全部执行无期徒刑让他们在苦役营里干活干到死了。

而作为在此次行动中同样出兵出力的安不纳岛援军除了得到来自执委会和国防部的电报嘉奖之外士兵们也将在战后得到一个月份额的额外军饷作为奖励——这笔钱将由星岛提供准确的说是来自于柔佛的战争赔款。穆夏柏带过去的舰队虽然几乎没有与敌军直接交火但任务的确完成得十分完美可以说是为海汉的胜利取得了一锤定音的效果。

不过对于穆夏柏个人而言这次任务并没有能够让他尽兴在北边封锁柔佛海峡期间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战斗发生让满脑子作战计划的穆夏柏感觉自己挥出去的拳头全都落在了空处。柔佛服软之后近期南海驻军可能真的就没什么作战任务了这对于需要建功立业的将领来说可能并非好消息。

在签订条约一周之后柔佛的首期赔偿到位海汉也履行约定释放了以巴蓬为首的七名柔佛军官。这个消息传到英国战俘耳中之后霍格也对重新获释报以了更大的期望。

海汉与柔佛的谈判进程和结果都在第一时间通过电台传递到了三亚而这也正好赶上了《海汉时报》的发行周期。在宣传部的直接干预下报社编辑临时撤了几篇不那么重要的文章将“海汉军南海逞威罗大帅星岛荡寇”的文章填到了头版。

除了战斗过程一如既往地被大肆渲染加以报道之外《海汉时报》上还同时刊载了双方在战后通过谈判后最终签署的《星岛条约》大致内容以及近期少有的评论员文章。

《时报》作为海汉官媒之一这评论员文章的政治味道就相当浓厚了一向是由位高权重的穿越者亲自操刀撰写只是发表时使用佚名作为代称而已。而这次执笔的是宁崎他的评论员文章中除了抨击柔佛和英国的无耻偷袭赞扬海汉军的英勇果敢还特地就星岛的历史背景和现状进行了简要说明以便能让民众更深刻地理解这场战争的意义。

宁崎在文中指出“这场战争将会让海汉疆域的西南桥头堡大为巩固海汉在南海地区的国际地位也将因此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对于三亚的民众而言数千里外的星岛实在太遥远了很难对当地发生的事情有多少实感但打胜仗终究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何况这次是一举击败了两个国家的联军。在报纸发行后的几天内三亚各处饭馆茶楼里的说书先生们都因为国民们热情的打赏而小小地发了一笔财。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