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巴士
  1. 时空巴士
  2. 其他小说
  3. 诡三国
  4. 第2815章兵卒百姓有分别,人生大肠包小肠
设置

第2815章兵卒百姓有分别,人生大肠包小肠(1 / 2)


李典到了汉中也有一小段时间了虽然说在大方向上他依旧是按照了他的步骤在走也安排了相关的试验田建设似乎一切都在有序的进行当中但是他总是觉得似乎在什么地方上有一些不对劲。

直至张章被抢水的村民袭击的消息传来。

李典在勃然大怒之下准备发兵前往的前一刻停顿了一下沉默了些许然后重新坐了下来重新审视整个的过程。

张章无疑是一个不错的县令这一点在李典见到了张章之后就基本上确定下来了。因为出身于农学士所以张章的很多主张都比较贴近于农业发展。这虽然可能略有不足但是对于汉中当下来说并不是什么坏事。

汉中还有很多的土地很多区域等待开发重视农业发展的县令显然就是一个好县令而且因为有了农学士的经验所以张章并不会好大喜功的强行上马一些所谓的政绩工程而是从最基础的一些小型水利建设开始消耗不多却能见到效果。

所以从整体上来看张章固然有可能是在某些方面上没有考虑周全然而在抢水事件之中应该没有什么错至少不是什么大的错。那么既然张章没有什么大错那么这个事件的错误方就是两个村落的那些民众了?

这也是李典一开始的想法。打伤了人自然就是有错的。可是在李典准备发兵点将过去抓捕那些行凶斗殴抢水的村民的时候他的理智敲响了一下警钟。

『来人!』李典坐在桌桉之后面沉如水『派几个人去锡县周边还有抢水的两个村子查探一下看看有什么异常情况速来回报!』

李典决定不会马上出兵。

出兵的习惯是在阴山养成的毕竟在阴山之处如果说南匈奴闹事自然就是需要出兵镇压可是现在是在汉中周边的胡人也不是南匈奴而是氐人还有一小部分的庸人。

庸人么虽然流传很是古远但是基本上已经汉化完毕了仅仅是保留着一些习惯性的风俗而已其余的基本上都和汉人差不多地盘也比较小人口稀薄因此整体上来说基本上不算是什么事情即便真有什么异心也翻不起多大的风浪。

氐人么相比较来说就比庸人要多了很多心思也比较不纯。只不过上一个阶段氐人才刚刚被收拾了一顿而且李典才和几个氐人王在南郑见了面还开设了试验田按照道理来说氐人也不至于这么急切在张辽离开没有多久李典也摆着一副亲和面容的时候擅自动手搞破坏……

除非是氐人王当中那几个人内部的矛盾为了借刀杀人什么的。

李典重新审视事件的整个过程。

锡县在西城左近。

上庸三地从西到东西城上庸房陵。

房陵就不提了因为那地方算是和曹军的交界地能跑的人基本上都跑了剩下的人口不多即便是房陵之中也没有多少人而且非常容易就受到侵扰因此不管是在刘焉时期还是在张鲁执政的时候亦或是在当下对于房陵这个区域的投入都不大除了农业之外还有一些基本上用来转运的驿站其他的就没有什么重点的产业了。

西城和上庸会好一些人口总数和繁荣度都相对于房陵高出了不少。

李典原本也防备着申氏。因为在之前他就听闻张辽说过之前南郑的张则和上庸的申氏之间多有往来只不过当时是张则在挑头而申氏含含湖湖然后又在张则眼看不行的时候又是立刻跳反……

不过既然申氏是跳反了李典当然也不可能说立刻就翻脸因此派遣张章前往锡县就是为了准备让张章积攒一些人望进而对于西城造成影响然后慢慢侵压到上庸一带。

如果李典鲁莽一些直接出兵倒也简单。可是若是直接找上门去抓捕申氏并不是一个好办法更不是解决汉中上庸一带现有矛盾的最优解。就像是后世某些人一边嘴上反对简单粗暴宣称工作要细致要实际然后出了问题便是不考虑如何解决问题这个事情而是只想着怎样解决产生问题的人。

汉中上庸之地亲近骠骑的人也有旁观中立的同样也不少还有一些如同申氏一般表面上服从阳奉阴违的甚至还有比如之前被打杀了族人不得不低头心中潜藏着仇恨的……

难不成将除了亲善的之外的人其余的便是统统抓起来杀了?

更何况锡县是在西城不是在上庸。

真要追究是要先确定西城里面的人然后才说上庸的申氏有没有和西城联系。只不过现在李典了解到的情况是两个村子争水然后张章在调解的过程中被村民砸了脑袋昏迷不醒。

李典站起身在厅堂之中缓缓的走动着。

厅堂之外的护卫穿着闪亮的盔甲在阳光照耀之下反射着光华。或许是注意到了李典的行为护卫投来了些许探究的目光然后很快的收了回去并且将腰杆挺得更直了一些。

脚下的木板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多少有些搅扰李典的思绪但是在转悠了两圈之后李典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一个是他之前没有考虑过的问题。

他现在不是在阴山了。

而是在汉中。

这并不是废话而是整个角色的转变。

屁股决定了思想也决定了策略。

李典在阴山的时候负责练兵手下便是老兵训练新兵精英调教菜鸟虽然民生政务也并非完全没有但是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军事上的需求服务的而在汉中这里呢?

汉中的民众包括出事的锡县下属的村寨是算老兵还是算新兵亦或是精锐还是菜鸟?

在阴山李典一声令下便是全军贯行如果命令没有通达到位也是十分的明显就像是排列整齐的队列里面突然缺少了一块一样可是在汉中之地下达的命令能贯通到了百姓那边么?即便是通知到了百姓头上那些百姓会像是兵卒遵从军令一样遵照执行么?

答桉很显然。

李典站在了堂前虽然是面色平稳的看着眼前的一切但实际上心中却在不断的盘旋一盘散沙之中的每一粒沙子都觉得自己的意见才是最重要的。

而且最为关键的一点兵卒会按照教导去适应和调整自己的行为和习惯而民众百姓往往厌恶教导或者说厌烦类似于军令一样的简单指令而选择按照民众百姓自己觉得舒服的方式来行动……

比如这一次的抢水。

不能按照阴山的习惯来办一旦轻易动兵那就输了。

兵卒是最后的手段而不应该时时刻刻都拿出来使用……

那么计将安出?

……\(^o^)/~……

武陵地区。

黄盖会同朱桓将河道两侧十里左右的山寨几乎尽数屠戮干净。

到了后来许多武陵蛮人都没等黄盖朱桓等人前来便是直接弃了山寨退往了山中。

或许这可以称之为是一种获胜但是实际上不管是黄盖还是朱桓其实都清楚这只是击溃了武陵蛮表面上的一些蛮子而已并不能说战局就已经是稳定了亦或是说什么大获全胜了。

面对黄盖的强势朱桓作为小辈不管是在年龄上还是在军事履历上亦或是在职务权柄上都无法和黄盖抗衡只能是听命行事但是朱桓在一段时间的疑惑和不解之后也渐渐的猜测出了黄盖的意图因此在执行计划的时候也逐渐的不再有什么别扭感相对来说比较顺滑了一些。

这种感觉就像是黄盖和朱桓之前的合体……呃合作还是需要一定的调整才能顺畅的进行而现在手都不用扶了……

『可惜。』黄盖低叹一声。

朱桓知道黄盖在叹息什么。

江东水军犀利。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