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巴士
  1. 时空巴士
  2. 其他小说
  3. 我在春秋做贵族
  4. 第137章:天命所归
设置

第137章:天命所归(1 / 2)


晋国的几个卿位家族不是出征就是在准备出征的状态独有智氏因为情况特殊得以喘息不趁这个机会赶紧发展要被天打雷劈的。

智瑶制定的计划太大不可能瞒得过另外的家族他们羡慕归于羡慕总不能也死上一个家主吧?

赵氏和魏氏继续跟范氏玩耍三方根本没有所谓的主战场赵氏继续围困“温”地魏氏则是一块又一块地方的攻过去。

他们这样的交战已经进行了一年多范氏作为被动防御的一方不是最惨最惨的是要硬啃一块块硬骨头的魏氏赵氏在三个家族里面显得相对轻松。

不过士吉射已经如人猜想的那样南下准备去勾搭楚国了。

如果楚王轸没有亲征的话南下的士吉射会去楚国的“郢”都。

另外楚国因为在争霸上认输他们在内才称王对外则是称君。这个是赵武取得的成就只是没有将事情办得彻底。

近些年楚国办成了不少事情先后吞并了顿国和胡国其中顿国早就是楚国碗里的肉胡国则是君臣脑子坏了主动进攻楚国被反杀;一直被楚国渗透的蔡国楚兵一到蔡国君臣就选择了投降只是蔡国并没有就此灭亡他们被楚国迁徙到更南方的位置了。

从前496年到前491年楚国灭掉两国蔡国也是不灭而灭给自己的功勋谱增加了新的成就妥妥地占据春秋灭亡数量第一的位置。

智瑶在知道楚国几年间的动作那么大之后很明白楚国是在从小国身上回血更加确认伍子胥没有干掘楚王陵墓干鞭尸的事情。

道理就摆在那里没有任何传闻说伍子胥干了掘坟鞭尸楚国也没有卯足劲跟吴国拼老命。

如果楚王真的被鞭尸?楚国不报这个仇着实是太说不过去了啊!

因为有相关的需要智瑶来到了一个叫鸡泽的地方。

之前智瑶有进行视察早知道鸡泽以北或者说“曲梁”以北的“甲氏”是个沼泽密布的地方。

他们这一次过来不是为了再次确认再则是年纪七十多的窦犨要实地勘查老智家需要仰仗窦犨这位老者出于以示尊重的态度智瑶怎么都要陪同。

跟着一块来的还有老子。他还在在等着智氏将书籍印刷完毕得知智氏要在“邯郸”周边兴建水利工程觉得是一件很大的盛势主动提出要过来帮忙。

所以老子现在以身份论是智氏的一名客卿了。

应该说大佬不愧是大佬巡察一圈下来之后老子给了智瑶一个相当靠谱的建议。

“以地势兴建堤坝断绝水流汇集之害不出十载‘甲氏’亦可开垦良田万亩。”老子说道。

这个“万亩”又是虚数就好像飞流直下三千尺的“三千尺”一样。

诸夏就是这个样子涉及到数字的话总爱进行修饰没想过这么搞会让后世的中小学生很烦恼的啊。

当前晋国的气候跟后世的粤地区别不是那么大雨季也远比后世要长得多再加上一些山川地貌不一样导致的是晋国的河北部分是一种泽国的现状。

事实上相隔将近两千五百年之久区域气候不一样没什么好奇怪的地方山川地貌和环境有异更是正常。

“河边到现代不再是泽国究竟是人力改变还是因为气候演变的呢?”智瑶对于修堤坝什么的早有计划才不是老子提出来才有相关想法。

修堤坝可不是想修就能修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还要懂得对地形的勘探修在正确的地方不止能显示效果必然也会因为蓄水而成的湖泊多了给整出一个鱼米之乡。

首先智瑶是得到了窦犨的效劳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勘探进而有能力去完成一系列的水利工程。

没有郑国秦国并不是无法修渠只是他们花在勘探和启动工程之后的耗时绝对是倍增;没有李冰秦国能不能修成都江堰则是有点不好说了。

一系列的事情只证明了一点无论是在什么时代专项人才总是存在其战略价值。

比较让智瑶意外的是老子的态度只因为能够增加粮食产量一下子让老子觉得是一个大事业。

这件事情是不是侧面说明老子很明白“民以食为天”这一句话并且老子看待晋人、楚人、齐人反正都视为诸夏的一份子不会因为水利工程完成会让智氏实力大增产生顾虑?

别忘记老子是一位能写战略级别著作的人不可能没有预估到一旦智氏的计划完成实力方面会提升多少倍。

智氏强大了等于晋国的实力也跟着增强恢复元气的晋国又要镇压诸侯不知道多少年。

“晋为伯中原之幸也。”老子给了智瑶答案。

智瑶的教育中读史和明史占了不小比例结合自己的思想一听就懂老子讲的是什么意思。

晋国称霸阶段列国的互相兼并变得异常迟缓关乎到重大变局的就只是齐国兼并了莱国。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