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巴士
  1. 时空巴士
  2. 其他小说
  3. 我在春秋做贵族
  4. 第389章:除了我,没人有这魄力(二合一)
设置

第389章:除了我,没人有这魄力(二合一)(1 / 2)


如果问智瑶对进军齐地有什么看法?他会回答:很费粮食!

真的是很费粮食!

老智家这一波有准备而来搭进去了接近二十万石各类的粮食为的就是收取人心。

这还只是一种面子工程也就是按人头每一个人发放十斤乃至于更少的口粮再多真的就没有了。

十斤粮食能吃多久?再怎么省也就吃一个月不可能撑更久的时间了。

所以说白了齐地那些人会不会饿死还是要靠自己旷野上收集能够作为食物的一切资源努力熬到夏收之后。

“便是我家有百万石粮秣何以养活八十万张嘴?”智瑶知道老智家现在没有百万石存粮拿出二十万石粮食之后剩下的三十万石说什么也不能轻易动了。

讲一句大实话一颗豆子一粒粟都是老智家平时辛辛苦苦存下来能存到五十万石的数量已经挺了不起其余家族的存粮能够超过五万石都算夸张。

这个是现在不讲究大规模囤积物资其实也是生产力不足导致根本无法囤积物资。

事实就是这样每年都有征战生产力又只是那样哪来多余的粮食能够储存起来啊?

智氏能够开始存粮还是从将“邯郸”以东开发出来之后包括“邺”每年出产大批的农具分发到各处封地要不然以往的每一年都过得紧巴巴的。

智瑶所说的八十万就是上报信息的数据统计等于说不计算土地面积老智家这一波应该会增加八十万左右的人口。

应该会比八十万更少一些?原因是那些地方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减员相反出生率低到可以忽略不计。

战乱年代的背景之下出生率确确实实会降低。

同时人们的生活过得太辛苦哪怕是怀孕生出来大多数婴儿其实会因为母乳不足又或是没有其它辅助类的粮食导致夭折。

智瑶一直以来真没有以行政命令强制增高生育率只因为生活条件跟不上为前提多怀多生会是一种草菅人命。

所以了生育率这种玩意真不是依靠鼓励能增涨看得是人们的生活质量到底怎么样小日子过得轻松谁还不想多子多孙。自己都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了让孩子来到世上跟着自己受苦吗?

智瑶对于一下子要接收八十万人很头疼。

他的确也应该感到头疼一开始齐人因为受苦愿意接受帮助等待小日子重新变得好过免不了会有一些人怀念旧时代。

等于说哪一天各地区域渡过难关老智家会迎接新一轮的考验。

当然了轮到那些怀念旧时代的人各种乱跳人心肯定会遭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届时看看能搅起多大的风云了。

“无有投靠之举寻机剪除为上。”智瑶没有把那一句‘宁杀错不放过’讲出来意思则是这么个意思。

没有任何政权的交替是不需要流血的!

剪除掉尽可能多的不安定因素是在保护更多的人。这句话听着好像挺操蛋然而情势不可逆转之下却是一句大实话。

司马穰苴充分理解智瑶的意思并且持赞同态度。

对于可以争取的人给予春风一般的温暖。

对待敌人则是就该给予寒冰一般的冷酷。

人可以伟大思想和准则一定要有立场对待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人和更多无辜者的残忍不懂这种道理还是关门过自己的小日子不要出来试图祸害其他人了。

“吴国无有异动列国亦无。”司马穰苴真心觉得连老天都在帮助智氏。

任何国家的灭亡都是内部忧患大于外部齐国先是一再自己作死又被外部威胁走到了今天这一地步。

司马穰苴觉得老天在帮智氏纯粹是鲁国那边突然爆发大规模起义动乱向各国蔓延开去乃至于启动大工程的吴国都遭到影响。

如果智瑶能听到司马穰苴的心声会比较嗤之以鼻。

世界上会有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发生老智家这一波却不是靠老天爷给面子。

好多诸侯国会受到奴隶起义的影响老智家显得平稳是有自己对待奴隶的政策关老天爷什么事?

但凡列国能对奴隶好那么一点点不是让奴隶阶层感受到全然的绝望会是一丝火星就被点燃吗?

至于说吞并齐国很顺利不是老智家一直以来一步步努力完成的目标吗?

摆明了就是老智家比其他人做了更多准备上也足够充分轮到即将完成既定目标被认为是老天爷给面子岂不是在否认为之奋斗那些人的努力?

应该用天时、地利、人和来定义智瑶选择时机的正确去体悟他在布局上的能力。

智瑶其实挺清楚自己的优势在哪里不是搞什么发明创造也不是指挥军队上面有多么厉害大局观上的优势罢了。

齐国不会灭亡他们的公族中会被挑选出一个人当国君只不过是成了一城之君。

“便由公孙夏即位罢。”智瑶随便说出了一个人选。

司马穰苴问道:“安置何处?”

反正不能是“临淄”同时也不能是太繁华的地段。

智瑶说道:“可安置‘无棣’城。”

这一座城在“临淄”的北方大河改道之后被摧毁后来智氏尝试修葺起来完成了一部分。

司马穰苴还是没有反对意见。

齐国跟卫国不一样首先是历史底蕴方面齐国更足归还“临淄”会给智氏形成比较大的威胁产生威胁对智氏不好其实对幸存下来的齐国也不好。

道理不复杂残存的齐国不搞事还能继续祭祀祖先一搞事就是逼着老智家将事情做绝。

那个公孙夏跟公子顽是同一性质血缘关系上跟嫡系离得太远并且还没有什么号召力。

智瑶这么搞也是一种常规操作了。

周王室分封之初有三千多个诸侯国后来数量一再减少内战被灭的诸侯国战胜国一般就是选个无关紧要的战败国血脉留作祭祀。

在“临淄”处理了应该处理的事项之后智瑶便离开了。

这一次对各地的占领武力只是一种辅助各种民生的处理才是重中之重。

智瑶在“马径”会合了一大批愿意给老智家效力的原齐国贵族开始了自己在各地的巡视。

愿意投效老智家的人还是占了多数只是他们算是比较晚上车很难有什么一步登天的机会了。

像是崔氏他们固然是第一批倒霉及时看清楚局面原地跳反立刻混得风生水起。

齐国内部对崔氏当然有意见只是有多么大的恶感倒是未必。

说到底晋国和齐国都是周王室下面的分封国真的要论起来他们首先同样是周国人什么晋人或齐人就是一个地域上的区分。

说了不那么恰当的比喻周才是国家晋或齐顶多就是个行政区。

正是因为大家首先是周国人互相兼并也就更具备合理性。

换作是对上楼烦、林胡那些?看看有史可查的记载就能知道是怎么回事不止会杀光他们的高层其余人最好的下场也是成为奴隶几乎没有第三条路能选。

所以排外什么的自古有之啊。

“那就是智氏的宗子我未来的效忠对象?”章涂心态还是变得挺快的。

现在的民族观念比不上家族观念效忠个人才是主流不是忠诚于国家。

谈不上什么思想的先进或落后哪怕是到了长久的以后效忠个人无视国家的例子也是大把。

让章涂心态快速改变的原因很现实他所在的家族基业已经得到充分的保证也就是不会成了别人家的。

贵族要的挺多同时知道什么时候应该满足重新抖起来则是必然恢复贪得无厌的嘴脸。

索取更多利益是所有生物的天性从拥有智慧的人到一颗盘根在泥土里的草不会有任何的例外。

智瑶特别接见了几个人其中就有章涂这个人。

他们都是表现出最为积极效力智氏的齐国旧贵族并且从一些考验上来看显得比较没有下限。

智瑶当然比较喜欢忠贞的人任何一名人主都是这样进行征服的过程中却是不免需要甄别出识时务者再去极尽地进行利用人主就要懂得控制住个人的好恶不能因为鄙视或是讨厌进行明显的区别对待。

“臣以为剪除地方乃在首要。”章涂开始表达自己的观点。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