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巴士
  1. 时空巴士
  2. 其他小说
  3. 我在春秋做贵族
  4. 第517章:谋而后动
设置

第517章:谋而后动(1 / 2)


对于智瑶来说历史早就已经给出答桉人永远是一切的关键教育跟得上就不怕国家无法强盛起来。

在封建时代大部分的工作依赖劳动力只要有充足的人口哪怕上层烂到不行国家总归是能够吃到人口红利。

当然人口过多也会出现反噬比如土地不够形成的社会矛盾以至于每每出现土地问题封建王朝就要面临改朝换代的危机。

诸夏的王朝大多就是因为土地问题而灭亡。这并不是历朝历代不想开拓好些王朝将周边有价值的土地都给占完了着实是找不到新的扩张方向。

原国目前的疆土面积约是两百四十余万平方里以疆域面积跟大一统的任何一个王朝都无法比拟不过在人口上则是未必了。

在智瑶的印象中战国时期人口最多的国家也就接近四百万秦国完成大一统之后总人口约在两千万上下?

只不过那是两百多年之后的事情有两百多年的时间各种技术变得更先进再来就是土地的开垦更多肯定能养活更多的人口。

智瑶所处的时代不一样之前是真正的封建时代开垦出来的农田数量非常有限。

到底有限到什么程度呢?这么说吧每一个家族都不一定将自己的核心区域开垦出来不用说其它区域以至于大片的土地就是那么荒芜着。

这个跟社会制度有关山川河流属于一国之君其余人不可以去利用;所有的土地归于贵族一旦贵族没有心思开垦只能那么废弃着;占人口百分之九十九的黎庶则是没有属于自己名下的土地他们几乎不存在什么劳动热情。

智瑶一直想要让更多的人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奈何社会阶段就是那样不能无缘无故将土地分发下去要不然统治阶层首先就要不稳了。

现在原国要再次搞大动作了。

首先原国的太子即将大婚智瑶拿这个为理由认定应该普天同庆给予原先的有功之臣进行赏赐普通黎庶也分得雨露。

怎么个普天同庆法?智瑶的做法就是赐田给贵族和黎庶赏赐土地贵族得到的肯定会比较多黎庶必然是比较少的。

没有办法的事情贵族手头上的人手比较多土地到了他们手上开垦的难度比较低。

普通黎庶一般一个家庭也就三五人多一点能够有十来人给予超过他们所能利用的土地会成为负担。

之所以说负担原因在于原国对收税进行了改革不去设人头税以拥有的土地多寡进行收税同时制定了十税一的商业政策。

因为时代遗留的问题纳赋抵消缴税肯定要保留只是怎么个抵消方式进行了细化。

“‘黄父’出胥、皂大原不缺基层权力可下乡。”智瑶最满足的就是这点。

智开笑着捧跟说道:“‘黄父’出胥、皂两宫出将、宰此乃父亲不朽之业。”

春秋的早中期凡是有抱负的人他们无一不是奔着“不朽”而去。

什么不朽?就是立功、立德、立言真正做到的人极少公认不朽的人物也就一位管夷吾。

就是辅左吕小白完成九合诸侯的那一位管仲他一直到两汉都有着很高的历史地位后面的朝代为什么被取代要问儒家了。

春秋时代跟不朽挨上边的人还有赵鞅、智罃、赵武、中行偃、晏婴、子产再来就是强行碰瓷的师旷。

智瑶用怪异的眼神看了一眼智开纳闷地想道:“这孩子最近怎么一直拍马屁啊?”

之前智开还说智瑶能比肩三皇五帝固然在一些行为上是挨上了些许问题不是还没有经过时间的考验吗?关起门来说说也就罢了传出去不免要被骂狂妄自大。

如果不算武功的话智瑶做的那些事情包括“发明”了纸张、印刷术制造出那么多实用的工具努力推广教育持之以恒发展医疗哪个不是致力于改变时代?

不用说智瑶还写出了《法经》这一部着作仅是《法经》的出现就足够奠定历史地位了。

当然了前提是原国没有那么快灭亡后来的王朝沿着历史惯性大力扶持儒家要不然前朝取得再大的成就免不了是新朝要被一边使用一边谩骂的。

“宋国公主已过‘陶丘’不日便将抵达届时你往之迎一迎。”智瑶吩咐道。

智开答道:“孩儿省得。”

多大的人了还一直用“孩儿”自称着实也是够了。

今年(前458年)智开已经二十四岁总的来说婚事确定下来以春秋战国时代贵族晚婚的规律多少算是早婚人士。

也是在今年智瑶来到了人生的四十九岁。

很多时候的午夜梦回智瑶不免会迟疑自己是不是将步子迈得有些慢到四十九岁还没有完成“一天下”的伟业。

不过那真的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底子就那个模样想快真的是快不起来。

大多数不是武力方面无法速成主要是被其它事项所牵绊比如没有足够多的管理人才便是将列国消灭要继续使用亡了国家的贵族去管理各地吗?

秦帝国的例子就摆在那里他们已经算是储备足够多的管理人员依旧还要大量使用原旧贵族搞到形成明显的撕裂老皇帝一驾崩再加上奸佞作妖闹得一个二世而亡的下场。

智瑶也想快一点可是宁愿花费时间在培养更多的人才以及巩固基本盘上面。

在智瑶推广教育之前晋国四五百万的人口识字的人绝对没有超过三万并且不是贵族就是落魄贵族。

现在呢?整个原国识字的人超过六十万并且识字不再是贵族独有由于纸张和印刷术的出现普通人家也能有藏书了。

那可是六十万人识字!他们之中的大部分人可能只是能阅读而已识字之人的规模却是超过了两汉也许还达到了盛唐时期的水平。

而那只是智瑶不到三十年的努力成果随着一再进行推广识字的人必定还会继续增加的。

有一件事情也就是智瑶暂时做不到要不然他一定会让识字变得不再那么神圣断绝某个特殊阶层有垄断知识的机会。

因为智瑶改变了历史尚且还不知道百家争鸣会不会出现?

不过智瑶这么努力在推广教育或许会出现比百家争鸣更加大的文化大爆发?

“召见宰予罢。”智瑶看了一眼智开示意智开亲自去请进来。

没有一小会之后宰予与随行出使的副手进来了。

“拜见我王。”两人行礼致意。

智瑶先爽朗地笑了几声再说道:“予与命为大原立下大功可赐座。”

副使叫智命出身智氏。

因为智瑶做出的诸多改变智氏内部涌现了不少人才有些已经在担当大任不少则是充斥在中下层的岗位。

有那么一点却是必然的事情智氏的众人相比其他出身会骄傲一些搞得智瑶没少因此苦恼。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