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巴士
  1. 时空巴士
  2. 其他小说
  3. 天朝之梦
  4. 第260章 朱济世的广州
设置

第260章 朱济世的广州(1 / 2)


公元1847年8月25日广州。

广州城内现在正处于戒严之中原来繁华热闹的街道上行人寥寥大部分的店铺虽然都开门营业不过却生意清淡。这座天南第一重镇虽然兵不血刃落入了朱明之手但并不等于反抗朱明复辟的拥清势力便不存在了。

正如左宗棠所言“满清视汉人士子为恶仆处处严防犹如待贼!而汉人士子读圣贤之书讲伦理纲常仍以君父待满清不知醒悟。”因而广州城内的士人无论在朝在野大多对朱济世的大明敬而远之。跟随叶名琛这个贰臣投明的满清官员更是寥寥无几倒是有几个想不开在府衙里面上吊投水要当忠臣的呆子。不过更多的还是玩人间蒸发不知去向了。

根据刘鹏、叶名琛、陆思元、何正隆等大明官员的报告眼下广州城内各满清官衙几乎都是空空如也包括广东布政使、广东按察使、广东学政、广东道御史、广州知府、南海知县、番禹知县等官员大多下落不明。同他们一起“失踪”的还有数量众多的候补官和广州当地的士绅。由于广州是两广总督和广东巡抚的驻地所以存在大量的“候补文官”其实就是捐班出身的官员。说是“官多如鲫”都不为过花翎红顶遍布城市总数只怕多达一二千人以上。这些人加上他们的护卫随从人数更是多至数万现在大多潜藏在广州城中未及出逃都是潜伏的不安定因素。

当然广东原籍的候补官不包括在内因为清朝的规定是不允许本地人当本地官文官的。所以在广州的广东籍候补官实际上都是买身官皮而不打算真的去做官的商人在十三行的带领之下大多剪了辫子向明朝效忠了——也没办法不效忠那些大商人的银子也多半存在汇丰银行呢!

而在外省做官的广东籍官员家属。则是最坚决反对朱明王朝复辟的一类人。这些人大多在广东各地拥有大片良田算是士绅阶级的顶层人物。广东的『乱』局起来以后他们大多从乡下搬入了广州城内的宅子避『乱』没想到这广州城居然是广东最早落入朱明之手的城市而且还是“无血开城”所以这些人全都陷在广州城内无法离开——因为叶名琛那个大汉『奸』不让他们离城。

在叶名琛的建议下广州内外城的十八座城门门口和南关的各个码头上全都加派了明军岗哨凡是男丁无论何人。只要想通过这十八座城门。就必须剪掉辫子!而没有辫子。到了仍然被清军所控制的地方可是会被当成逆明反贼捉去砍头的!就算跑到已经暂时处于权力真空的某些乡村地区连辫子都没有还好意思自称是大清忠臣。号召乡民起来保大清讨逆明吗?

所以现在全广东最反对朱济世的人大多被关在广州城的城墙之内!广州城内自然要实行戒严了否则谁能保证不爆发什么“反明复清武装起义”啊![]天朝之梦260

朱济世和左宗棠、苏玉娘等人在五千多明军官兵的护送下也是走水路从东江前线到达广州南关的。广州的城池构造非常独特由南向北分成三层其中最靠南的就是南关地区也叫鸡翼城只是三面有城墙。靠南就是珠江一溜都是码头货仓并没有城墙防护是广州最繁华的商业区和港口区。居住在这一带的除了以十三家行商为首的豪商。就是在码头上混饭吃的苦力或是手艺人大多是洪家兄弟对朱济世的大明抱有好感。因而是戒严最松懈也是市面相对比较繁荣的地区。

以伍绍荣、潘仕成为首的十三行行主和行商之外的豪商一大早就在南关天字号码头同广州城内的大明官员一起等候大明国王朱济世的到来。又从广州城的几个武馆请了舞狮队表演助兴。还掏银子组织了一票商民沿着通往太平门的街道两侧冒着暴雨壶浆箪食以迎王师。

明军的官兵则分列街道两侧端着上了刺刀的滑膛枪维持秩序。为了显示天子威仪朱济世并没有选择乘坐马车而是骑着阿拉伯马披着蓑衣斗笠橡胶雨具早就已经在欧洲流行了不过朱济世的明军暂时还没装备在苏玉娘和一众锦衣近卫军的护卫下昂首挺胸向通往广州北城的太平门而去。

“王上这广州南关一带还是拥护大明的义民较多早就南望王师了。不过进了太平门就是原来满清官吏的聚集地那里还有不少冥顽不灵者所以戒备也严厉不少市面也有些萧条。”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