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巴士
  1. 时空巴士
  2. 其他小说
  3. 重回大明之还我河山
  4. 第341章 论戏
设置

第341章 论戏(1 / 2)


第三四一章论戏

同一时期随着中原人沿陆路入粤一部分生活在浙江和福建沿海一带的汉人则南迁到了粤东的潮汕平原成为了潮汕人的祖先。

因此潮汕语与“闽南语”是同一语系与来源于中原古汉语的粤语完全不同。

北宋初年时中原地区的汉语仍能基本保持汉唐语言当时官方还出版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本发音韵律书——《广韵》里面标注的文字发音与现今的粤语高度吻合。

但之后由于屡屡受到辽、金、元等北方少数民族的侵略和占领随着民族大融合中原汉语渐渐开始胡化到了南宋时期中原汉语已经由汉唐汉语(即粤语)渐渐演变为现在的客家话了。

而偏于一隅的广东却极少受到波及广府人的生活一直很安稳因而他们的语言才得以保留了汉唐时期的特征基本没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影响。

南宋之后由于蒙古人的入侵而引起了长时间的战乱再次引发了中原汉人的第二次大规模南迁这次的汉人南迁一直到明末才结束。

由于当时广东的平原地区均已被之前南迁的广府人、以及潮汕人全部占据所以这次南迁的汉人只能迁到粤东北与江西、福建交界的梅县山区被称为“客家人”(即“客居他人地方的人”)他们所说的南宋中原汉语就被称为“客家话”。

至此广东话形成了三大方言:广府语(即粤语)、潮汕语、客家话。

因为音调大为减少此时中原的汉语已经较汉唐时有了明显区别为避免过多的同音字而严重影响到交流其解决方案就是增加声母即在原来从没有卷舌音的古汉语基础上通过把“z、c、s”三个声母发卷舌音而新增加了“zh、ch、sh”这三个声母这就是现在的普通话有卷舌音的由来了。

而广府人的生活一直很安稳所以其语言也保留着汉唐时期的特征保持了古汉语九个音调及大部分文字发音。

是以在粤语里没有卷舌音即不存在连北方地区的人都经常搞不清的“z、c、s”与“zh、ch、sh”所以粤语的表达往往能够比普通话更为清晰、明确。

现代粤语在明清时期彻底形成同期深度胡化的普通话也在以北京为中心的地方形成但其音调只剩下四个调了彻底与北方胡语一致。

至此粤语(cantoness)成了保留古汉语最好的现代汉语也是除普通话(mandarin洋人认为是满大人的语言)外唯一拥有完整的文字系统的汉语即所有粤语发音均有对应的文字能够用文字完整地记录发音。

正因如此社会发展至现代大量的唐诗宋词只有用粤语来读才能符合诗词基本的“韵律美”了。

以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为例: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在粤语里“流、楼”是同韵母的符合绝句诗词第二、第四句必须押韵的要求但在普通话里这两个字就早已不同韵了。

又如同是唐代的著名诗人“王维”的名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在粤语里“亲、人”是同韵母的符合诗词的押韵要求但普通话里这两个字就又不同韵了。

另外除了有着声调更为丰富朗诵古诗词更为符合韵律美的优势外粤语还有更重要的一个优点就是对近义词的区别。

普通话的最大问题是文字完全继承自古汉语而读音却被“胡化”从而出现了很多常用的近义字读音完全一样的情况造成了文字使用上的混乱。

而粤语则完全符合“声母相同韵母不同”的要求所以在粤语里不会搞混“的”、“地”与“得”也不会用错“做”与“作”但北方地区的人经常会搞乱以上这两组近义字。

……

正当林啸胡思乱想的时候大戏结束了人群开始渐渐松散。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