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巴士
  1. 时空巴士
  2. 其他小说
  3. 极道长生之唯我独仙
  4. 第135章 一“念”起,悟道“因果”成!
设置

第135章 一“念”起,悟道“因果”成!(1 / 2)


x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其中之色非‘美色’而泛指一切有形有质之物”秦浩悠然说道。

“这些形质或入眼、或入耳或由身体发肤接触感受。但感受这有形有质万物的核心乃是‘本我’这就是所谓的‘象由心生’。”

“所以‘本我’即‘本心’即指‘我’之一切精神领域。见物唯心见法唯心。”

“但和天道法则一样‘天道’就在那里而那些法则就在那里这就是我所理解的‘法无二致’。”

“但法无二致人却分愚顿。所以说万法如一但以人为分高下。这也就是为什么你我同修一法而境界修为却有高下之分。”

秦浩看了看莲台上端坐的庄诗雅。

“当然我并非是说师姐在‘心经’一道上不如师弟只是见地不同。”

庄诗雅哪听不出他弦外之意只是秦浩这番言语近乎“释道”她正听得津津有味也懒得纠结这些细微言辞反而答他:“明白‘法无二致’只因刚才你说的‘人分愚顿’。”

秦浩洒然一笑:“师姐能解其意最好非妙人不能得‘心经’之妙也!”

不得不说这位师弟拽起书袋子来也相当有一套并非是那些书呆子的模样庄诗雅闻道而知雅意原本动荡的佛心转为恬澹说道:“愿闻其详。”

“即然万法如一随人以分高下那么上乘人不见有法中乘人见中乘法下乘人见下乘法。所以说法非有无法因人有无人法不生。”

这句话一出“一望山”山颠佛光大盛风云际会间庄诗雅一脸宝相庄严周身经文浮现、缭绕间梵音浩浩然而起。

这些梵音中庄诗雅的声音融合其中一字一句随着梵音在“一望山”山颠鸟然回响。

“法因人有无人法不生……法因人有无人法不生……”

看庄诗雅这模样似是又有所悟几乎又要进入“悟境”。

而梵音起时“一望山”下“三清宗”众弟子不由自主盘膝而坐、同心诵起经文。而其时庄诗雅一句“法因人有无人法不生……”鸟然传来时便有些日常诵经有感的弟子周身忽然道韵流转。

举目望去竟有数十人一同进入“悟境”!

而后一法成万法生。

人不同而法不同!

以“心经”为本以生万法的头一开山下众弟子间的“心经”之力陡然大盛!

心经之力煌煌然大盛的同时汇聚在庄诗雅身上的信仰之力陡增!

而秦浩这里也有丝丝缕缕的信仰之力往他识海渗入。

秦浩脑中古卷一震长鲸吸水般将这些信仰之力一扫而空而后古卷与梵音道韵中又翻开新的一页其上隐隐现出一个“念”字。

上次得自“神秘青年”的“憾念”让秦浩陷入顿悟识海古卷只是隐隐开了半页那领悟的“因果”之道还未到入门之境所以页面上“因果”二字虚影未显。

而今“三清宗”宗门弟子反哺了一些信仰之力居然直接让识海古卷翻开了一页上面“念”字箓文赫然在目。

原来众生信仰也是天道范畴众生念力一念可生万法一念亦可让万物成空!

秦浩到现在才隐隐有了一个感觉——

识海中厚厚的古卷上从目前看其内应分为功法、天道规则、万物生灵三部分现在翻开的每一页都对应一类天道法则万物生灵中被自己“魂种”锁定的便属于万物生灵一类!

现在古卷上关于天道规则的页面已有三页:“凡”、“因果”、“念”。

而万物生灵部分只有一页上书写了“虻”、“龙”二字。不同的是“虻”字已有金纹显现而“龙”字依然古朴如常。

……

“吾宗大兴之兆!”宗门数位大老眼见山宗盛况有些激动得老泪纵横。

“三清宗”开宗立派至今既便是往昔辉惶时也未如今日般不到双十岁数一门二四品不说数十人同一日、同时同时进入“悟境”的盛况也从未有过!

“三清宗”核心大殿中的青年祖师勐地站立而起:“天选之子!一人予我宗门如此盛况此人定仍是‘天选之子’!”

……

莲台上庄诗雅宝相庄严身后神影再次显现秦浩冲着神影滴咕道:“也罢总听得你是‘救苦救难的菩萨’、况且在这天元大陆也算是老熟人相见就送你徒弟一场机缘。”

秦浩转向庄诗雅一身灵元融入魂念以神识之力发声道:

“空色不异色即是空。空也无无也无。入于清静清静也无得真清静空色一如。

上乘人一切无住无分别心亦无无分别心至于言语道断清静光明。

中乘人分别心重遣色而趋空。去除一切有为追求事物的本来。

下乘人以相对为根本。自心中万事万物对立。水火不能交融。”

……

秦浩把前世记忆里那些佛门典籍中对于“色即是空”的佛学释意用天元语言复述了一遍。

少顷七色莲台上宝相庄严的庄诗雅字斟句酌的同时逐字逐句将秦浩所言复述了一遍。

而后七色莲台消逝、四周佛光消泯、“心经”之力、鸟然梵音皆是一收……

“一望山”山颠空空如也!

宗门那些留驻神念在山颠的大老们神识中见庄诗雅陡然消逝俱都一惊一个个身形展动间来到室外高处目光投向“一望山”山颠。

山脚下的“三清宗”宗门弟子除了那些陷入“悟境”的一个个心生感应也都同时看向“一望山”山颠。

然而这一眼看去山颠之上“三清宗”大师姐庄诗雅犹在普普通通间却又不见人间丝毫烟火气息。

就那么一个普普通通的姑娘站在普普通通的山颠。

然而闭上眼心神感应之下山颠犹在人踪却无。

眼有所见心感却无。

即有似无……

色即是空!

……

“多谢二师兄。”

就在庄诗雅顿悟“心经”色即是空大玄妙的同时刘辉却从悟境中醒转第一件是便是向秦浩揖首道谢。

而后看向大师姐的眼神流露出一丝讶然神色。

大师姐在他眼中有却在他心中无。

这种有与无的冲突感虽让刘辉感觉有些怪异难受但他刚从“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的自然之道的悟境中出来刚刚入了“道法自然”的门槛。

所谓“见怪不怪其怪自败”再见师姐时当初那种倾心膜拜、一心相向的已了然全无。

秦浩对刘辉的状况倒是全然没有料到。

今日在“一望山”山颠一句话送了庄诗雅佛法机缘在此之前一句话又让刘辉入了“道法自然”的门槛。

可以说秦浩今日一望山一行让前世中的一佛一道都在天元大陆的修行世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初始一笔。

那些留驻神念在山颠的宗门大老神识扫视、远观了望下见刘辉醒来第一时间冲着秦浩道谢方才明白原来这小子入了悟境居然也是“秋亦然”的功劳。

一时间对“秋亦然”俱是口中称奇。

“三清宗”重宫深殿之中的青年祖师双目亦是奇光烁烁愈发肯定“秋亦然”便是自己苦寻经年的“天选之人”!

秦浩倒是神态一如初始般的闲适随意见刘辉致谢随意摆了摆手:“随心说几句谢就免了你若真谢我将你刘家至宝‘山河图录’借我一观。”

“二师兄我没问题只是‘山河图录’家父珍若性命我回家还得斟酌请示……”

“成有你这句话就好。”秦浩点了点头。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