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巴士
  1. 时空巴士
  2. 其他小说
  3. 红楼琏二爷
  4. 第620章 失态
设置

第620章 失态(2 / 2)


宁康帝遂回头扫了一眼角落侍立的一对太监和宫女见他们都识趣的低头装作听不见的样子这才略过回头看着自己的母妃。

他有些担心她的状态遂问道:“究竟发生了何事?”

许是也察觉到自己的失态李太妃阴沉的眉头凝聚半晌最后摇了摇头反问道:“你是从何处知道本宫病了的?”

“今儿父皇的寿宴母妃没有来父皇说你身体欠安……”

宁康帝提及寿宴神色也有些低沉。

李太妃一直瞧着他见状继续问道:“你有何心事?”

“没什么……”李太妃明显有恙宁康帝不想让她再为别的事多心。

岂料李太妃是个强势的个性见他支吾立马变了脸色厉声道:“你父皇疏远我不愿意同我说话连你也懒得与本宫说话了是不是?”

宁康帝眉头一皱终究没有与李太妃辩驳而是顺着她的意思将寿宴上的事情说来。

终究是自己的生母宁康帝说着说着不免也将心中疑虑透露一些。比如宗室诸王为何会在寿宴上齐齐反口而类似萧敬这样的臣子为何在明知道会得罪他的前提下还敢那般行事。

还有朝中文武大臣们包括那些原本持中立态度的人又为何会听从萧敬的号令在关键时候站出来反对他。是否说明在他们心中还没有将他这个皇帝当做真正的君主他们心中的君主永远只有太上皇?诸如这般的疑问自今日起就不断的在宁康帝脑海中盘旋。

也就难怪古人常言帝王多疑因为帝王需要考虑的事情太多太多了容不得不多疑。或者说不多疑的帝王最后都成了敌人的垫脚石刀下鬼。

毕竟匹夫之失不过丢掉一条性命。而帝王的一个疏忽丢掉的可能是江山社稷!

李太妃看出宁康帝的犹豫她冷笑道:“你想不明白?哼本宫来告诉你这件事根本就是你父皇的意思!亏你还在他底下做了那么多年的太子居然看不出来这就是他惯用的手段!”

“母妃的意思是?”

宁康帝话虽疑问神色却并不是反而是给了屋里的宫人一个眼神让他们退下了。

李太妃道:“本宫问你关于你那田地清亩之策你可有向你父皇禀报过?”

“父皇自两年前就再不许我向他通禀朝中之事因此只是在他面前提过一次见他不甚关心便也就没有多言。

不过这件事在朝野还有宗室反响很大父皇他肯定早就知道了。”

“这就是了。你也不想想你父皇要真是不关心国事你登基都已经七年了之前的那五年你是怎么过来的?”

宁康帝沉默想起初登基的头几年早朝之后朝臣们自发到重华宫“午朝”的一幕幕犹如昨日。

有些事情就是这么无奈尽管不愿意往那些方面去想但是他就是摆在那里赤裸裸的你却拿它没有任何办法。

李太妃继续道:“所以这件事他不是不关心而是他知道只要他一句话不论你怎么做最终都只能按照他的心意行事。

若是你没能力没办法压住群臣和宗室事情不了了之他自然乐得一个不干涉你的名头。谁知道你竟然要做成了他自然不许这个萧敬就是他的马前卒而已。”

李太妃的话并没有超出宁康帝的想象。实际上宁康帝也这般想过但他更倾向于是那些宗室的王爷们不甘心丢掉手中的利益表面上顺从他暗中却联合起来说动了早就不过问政事的太上皇。

就如那柴郡王一般又哭又闹的太上皇耳根子软这才……

这是最好的情况表面上来看这也是最合乎当时情况的。

若宁康帝只是个普通人自然愿意相信他的父亲相信那个主动将家业交给他打理的生身父亲。

但他是皇帝就由不得他将一切可能的情况都想到。

于是他问李太妃:“若如母妃所言父皇又何必如此?他若是不同意一开始就只需要一句话难道儿臣还敢忤逆他?何苦要等到今日等到儿臣将一切都准备好的时候再这般做?”

宁康帝这话既是问李太妃也是问他自己。

李太妃却压根不像有疑虑的一样她几乎想也没有想就说道:“他自然是有意为之!自古以来家无二日国无二主他大概是怕他在重华宫安逸的太久朝臣们就把他给忘了!

如今正好趁这个机会让所有人再次见识到他才是真正的天下之主。”

李太妃确实是无所顾虑了她的每一句话放在当今之世几乎都可以说是禁忌。

幸好在她对面的是他的儿子是新一任的天下至尊。看看吧等到那老家伙归天之后天底下的人才会知道谁才是天下最尊贵的女人!到时候她定要让那小贱人不得好死。

赫然想到此处的李太妃心情莫名好了一些她甚至有些语重心长的与宁康帝道:“非是因为你父皇将我软禁在长春宫所以我才这么说。

他是不会舍得将整个天下都交给你的这一点你登基之后的那五年就是明证。他之所以退位不过是厌烦了每日的朝政琐碎罢了。

可是你呢自从登基之后雄心壮志励精图治。对外屡兴大军征讨不臣对内屡屡推出新政。

如此文治武功照此下去即便是他这个御宇天下几十年的父皇也未必能够再压制的住你。

所以他才要故意在你志得意满的时候给你当头棒喝。既是对你的警醒也是昭告世人这个天下他才是真正的主人!”

宁康帝心中钟声长鸣一种无法言说的情绪涌上心头。

说实话李太妃说的这种概念在他脑海中曾经不止一次的出现过只是从来没有人如李太妃这般当面与他点出来。

有那么一瞬间他觉得李太妃说的可能才是真相。

因为他也是帝王。

他能够明白帝王的心思但是他不能认同。他不能认同他的努力和成就会在他的父皇眼中成了威胁。更不能认同从小在他心目中如山岳一般伟岸的父皇形象会在他心目中一塌再塌甚至到了老年之后达到令他瞧不起的程度!

是的宁康帝看不起这种行为。他想到将来等他老迈之后肯定不会以这种斗争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皇儿。

要么不放要么就彻底放下。这才是男人的风度也是一个父亲的慈爱。

有些问题一旦想的通透了其实也就不难受了。

宁康帝不再想与李太妃说太上皇他想了想犹豫的道:“其实母妃大可不必处处与太后争锋。母妃与父皇一甲子的夫妻情义岂是太后可以相比的。

只要母妃放宽心不再为了些许小事计较想来父皇也并不会刻意不待见母妃。

还请母妃放心儿臣早就计划好了寻一个合适的机会让大臣们上奏册立母妃为西宫太后以正法统。”

或许是局外人才清醒。宁康帝早就知道李太妃与太后的矛盾甚至他都明白很多时候都是他母妃在挑事而太后在选择忍让。

其实他很不能明白凭她母妃陪伴太上皇五十余年的情义何用与太后争斗?

太后入宫才多少年?

即便少了一个正宫的名分试问天下人谁敢轻视于她?如今的皇子龙孙哪一个不是她李太妃的血脉哪一个在进宫给皇后、太后等人请安的时候敢略过李太妃?

所以李太妃名虽太妃实则与太后无异。

如此情况下与一个没有子嗣的虚名太后争斗显然不是明智之举。不过是徒增太上皇的厌恶罢了。

所以宁康帝将欲给她册立西宫太后的事情说来欲图以此解了她的心结让她宽心。

“这件事等你做成的时候再来向本宫邀功吧。”

很显然李太妃并没有接受宁康帝的一番好心。她几乎是在听到宁康帝提到太后的时候本能的感到厌恶并由此露出几分狠厉来。

宁康帝只知道李太妃与太上皇五十多年的夫妻情义却不知道对李太妃而言用了五十多年的时间将当初的情敌们一个个熬死自己的儿子也成功登上皇位的时候回头她却被一个乳臭未干的毛丫头骑到了头顶上的那种让人发狂的痛苦和恨意是无法用理智来消除的。

(本章完)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