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巴士
  1. 时空巴士
  2. 其他小说
  3. 玉玺记石头与水
  4. 第269章 二五八章
设置

第269章 二五八章(1 / 2)


x 第二五八章

就藩启程那日亲王仪仗打起来,旌旗招展,车马如龙,颇是威风。

不过,这些仪仗穆安之也就象征性的打出来几个龙旗、华盖、紫方伞其他的都收在车里没折腾。用穆安之的话说待到北疆再显摆威慑不迟路上折腾出这些更走不快了。仪仗大部分收在车内,穆安之李玉华坐的车也就是平时出门用的马车,亲王用的象辂直接就辞了内务司,不用花这个钱了千里迢迢的往北疆去用不了这种笨重马车,就不必造了。

不过,听说内务司已经造了出来因穆安之就藩早,还是先给穆安之造的。如今穆安之不用,倒可给二皇子用,也不糟蹋东西。

在仪制上头,穆安之李玉华一向不是计较的性子。

太子一直送到城外,十里亭处内侍端来清酒二盏太子举一盏,“愿三弟一路平安安定北疆为藩王表率为朝廷忠臣。”

穆安之答“定不负殿下所望。”

两人共饮此酒穆安之辞过太子上马西去。趁着天凉还能骑会儿马待天热便要到车内去了。

太子望着穆安之一行远去也登车回宫。

卓御史身为随行官员之一与陆国公道“三殿下这一去就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了。”

陆国公低声“你这话说的。难道三殿下在帝都是久在攀笼里不得返自然?”

卓御史身子微倾“帝都不过一部堂一衙门北疆是什么样的地方。北疆那地方封二殿下去是龙困浅滩三殿下可不一样。三殿下有英勇气他到北疆是龙归大海虎啸山林。”

“你这么看?”陆国公问。

“你难道不这么看?”卓御史反问。

两人目光对视旋即分开。

穆发之李玉华都喜欢出行这种特性其实在皇室里不多见坐半天车坐一天车还能忍人家夫妻二人每天精神熠熠一早一晚俩人都是骑马中午天热便回车里坐着。一路上虽有各地官员过来请安俩人不过是见见官员诰命收些实用的礼物并不吃酒流连。于是三伏天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到了晋地晋地山多三伏天也没有太热。而且每天一早一晚都会烧大量凉茶每人随身两个水囊。偶尔竟还有瓜果吃主要是节令水果便宜。李玉华是个喜欢买买买的性格她因出身乡土黄金白银宝石类的奢侈品得慎重也不能成箱成筐的买瓜果梨桃不一样啊尤其瓜果丰盈的季节东西便宜李玉华要的量大那真是爱死个人。

当地乡族大户简直把她当活菩萨而且三乡五里一般同乡同族亲戚关系多了去譬如当晚买了五百篓的桃儿这卖桃的乡绅有个亲姑妈住在五十里外的某某地出产某某物第二天瞧着东西好李玉华继续买。

她自己吃身边儿人跟着得实惠连江珣手下兵马都觉着先时因被派往北疆大家伙儿都觉着是苦差使如今看来也不算苦啊。每晚还有瓜果供应听说是皇子妃娘娘的私房银子买的大家都觉着皇子妃娘娘当真是个贤良大方的人。

每天介都有乡绅跟在车队里待晚上升起篝火大家围坐火畔就有当地卖货的乡绅给皇子殿下和皇子妃讲当地土物出产风俗习惯日间农忙劳作连带气侯好坏收成如何每年赋税抽丁服役神神鬼鬼反正一通胡吹乱侃。

胡安黎每晚都会做出整理记录在册。

士绅有士绅的心眼儿他们在当地一村一乡一县算是大户但平日所知所见也不过乡里之事罢了。今在皇子亲王驾前那是相当体面相当拘谨滴有些个上年纪的人就稳重不敢说官府不是便是说起过日子的事也只说好不说坏。

不过这样的人亲王殿下多觉无趣亲王殿下喜欢年轻活泼的小子们年纪轻敢说话。也有野心想求个上进。平时县里的衙役托人花钱都不一定能进得去就有小子忖度着穆安之的神色大着胆子问“殿下您这里可缺牵马坠凳的奴仆小人还成?”

穆安之道“北疆远的很一路千里特别寒苦你能行吗?”

“殿下这样尊贵都能去的小人出身卑微什么苦都能吃。”

穆安之又问过可识字可通武艺之类有些略懂多是啥都不会的虽一时也没什么要用他们的地方不过既愿意跟着穆安之也就收下了暂且让他们跟着杜长史。手机端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杜长史跟江珣打听些训练士兵的规矩先立下规矩教些粗浅功夫强健体魄至于旁的以后再说。

这种有心投效的真不在少数农家子、商家子、落第秀才、街上游侠那真是五花八门啥人都有。

游侠是单独交给胡安黎管理的胡安黎将门出身治下甚严。另外那一起子酸溜溜的落第秀才陈简看杜长史不堪其扰推荐了蓝三老爷蓝信管理。

陈简道“蓝三叔也是个钟情书卷之人必能说到一处。”

唐墨咬口大桃子很实在的点头“三舅特别爱读书就是读不好。他考三回秀才都没中。还说我家的玉牌不灵阿简一带就中了状元可见是他自身学问不到家。不过他真的是很喜欢读书家里藏书可多了。我娘给我收拾好几车行礼三舅就一小包袱衣物十辆车里装的都是书。”

杜长史又亲自问过蓝三老爷的意思此次出行兵马商贾很多读书人少蓝信见有读书人愿意跟随穆安之往北疆去倒也愿意与他们结交。

他还为读书人争取权益哪读书人体弱成天两条腿走几十里路脚都走肿了。穆安之还得给他们买几辆驴车成天介就听到驴车上那一堆的酸府秀才们成天之乎者也好不热闹。

胡安黎私下都跟杜长史说“咱们殿下真是心胸广阔。”这些人平时也就是在街市上摆着摊子给人代写书信的才学。

杜长史道“北疆那老远的地界儿也就这些人肯去谋个前程了。”

胡安黎道“我看都是有命的。”

“十个里能出息一个就稳赚不赔。”杜长史胡安黎是坚信穆安之能取得帝位之人自然觉着这些人有运道。

不过能豁出去跟着往北疆去的性子多少是硬气的对生活总是有些不甘的。

当然也有在乡里日子实在过不下去的。

这些五花八门的人数并不多倒是路上求附行的商贾不少。

大家都觉着这位殿下当真是一位贤德宽仁的殿下。

穆安之每天要做的事太多李玉华的事也不少她有自己的圈子。信安郡主年纪不轻却是一身的好骑术还能指点李玉华怎么骑马轻省些不会累。

亦有旁的随行女眷过来说话因李玉华天凉时爱骑马上些年纪的太太奶奶们都是坐车年轻的姑娘们便是现学也很快都簇拥到李玉华这里来说话。

这其中便有楚世子妃的长孙媳萧瑶萧姑娘萧姑娘跟穆惜今很合得来俩人现在都住一处。

李玉华看到萧姑娘便想到楚世子妃那糟心的长孙如今在亲卫军中任职的穆庆。这都出来半月从没见穆庆过来寻萧姑娘说话什么的。

信安郡主看李玉华神色有异便悄悄打听是不是有什么难办的事?”

李玉华同信安郡主说起这事“楚世子妃跟楚大奶奶千万托付我照顾萧姑娘的。”

“有件事我也正想跟娘娘说。”信安郡主道“我听说穆庆把那外室也带在身边如今就在队伍后头每晚都是过那边儿去这可不太好。”

李玉华不禁皱眉“有这么个心头肉在身边穆庆如何能看到阿瑶呢。”

“不只如此。”信安郡主正色道“我劝娘娘把那外室打发了。”

“我也不喜这种不正经的女子。只是这到底是私事也不犯法怎么跟穆庆说呢。我听说他可鬼迷心窍了。”

“怎么不犯法了?朝廷明文规定不许官员狎妓。”信安郡主冷笑“随军的□□只有一种便是军妓。想那女子不是军妓吧!随军而行倘叫御史知道参上一本岂不坏殿下名声。”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