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巴士
  1. 时空巴士
  2. 其他小说
  3. 玉玺记石头与水
  4. 第348章 番外八
设置

第348章 番外八(1 / 2)


x 番外八

虽然很不爽镇南国的求和书,穆安之还是接受了。西南战事帝位之争已经让朝廷伤损元气镇南国地处云贵,偏远不说,也是有名的易守难攻。何况,两湖为敌军占领这两年,已是满地疮夷,眼下失地收复与镇南国勾结的安国公自尽而亡,还有南夷州要重派兵马驻守。

求和书的事,穆安之让内阁看着商量他没什么刻薄条件双方安守各自国土便罢这仇留待以后再报不迟。

穆安之先给母亲复了尊位谥号不知穆安之是不是故意谥号是他亲自所选,柳皇后谥明德。

以后不论朝中抑或史书都会称一声明德皇后。

这两字都是极好上侍谥封字眼,譬如东穆王朝极有名气的明圣皇后,是出名的一代贤后。穆安之为自己的母亲以明字为谥,可见有效明圣皇后之意。不过,历代皇后皆不能与明圣皇后比肩,柳皇后自不敢用圣字,穆安之为母选的这个德字便很有意思了。

陆家已倒以往多少旧事审问出来,包括慎刑司呈上的先前庶人穆祈之令他们严审刘嬷嬷的一些秘事。柳皇后被废中有一条戗害皇嗣。说柳皇后曾有谋害前皇长子穆祈之之心刘嬷嬷在慎刑司就全交待了的确非柳皇后干的乃陆老太太的吩咐当年陆氏先一步生子柳皇后是正宫过去看望皇长子去一回照顾皇长子的刘嬷嬷便要让孩子不舒坦一二。如此有三影影绰绰的宫里便有了捕风捉影的流言。

如今这些旧事揭露出来大家对陆家的人品真是叹为观止想那会儿皇长子也刚出生没多久陆氏纵在宫中受宠皇长子若有个好歹也得不偿失啊。果真不是自家孩子不心疼。旁人尚可蓝太皇太后得知此事在宫里骂了一下午她早便不喜陆氏穆祈之也干了罪无可赦的事。但这跟谋害皇嗣是两码事。这等胆大包天的逆贼果然狼子野心没有他们不敢干的!

蓝太皇太后在柳皇后一事上自觉问心无愧当然娶柳皇后这样的贵女做儿媳蓝太皇太后当年不是没有过类似齐大非偶媳妇出身太高做婆婆的架子便有些端不起来的遗憾。但她是一等一的政治人物若将自己放在刁婆婆的位子上岂不是看低自己?

柳皇后在时蓝太皇太后不见得真心喜欢她但是相比于陆氏蓝太皇太后自然更喜欢柳皇后。

这是蓝太皇太后自始至终的立场从未稍改。当然她宁可让前太子妃学习掌管宫务都不让陆氏插手虽说前太子妃也姓陆但陆氏居后位二十余载从未掌管宫闱也是事实。

蓝太皇太后不禁唏嘘“倘不是哀家这里陆家伸不得手怕哀家也得给他们谋害了去。”

这话当真是一句中的陆家完全是碍于出身睿侯过逝后家中圣宠大不如前不然就凭蓝太皇太后对陆氏的打压陆老太太也不能放过她。

如此相比便可知当年依柳家之权势却未曾有半分谋逆之事是何等的忠贞了。

蓝太皇太后私下就曾与女儿凤阳大长公主说起过“当年我是不赞同的培云本就不是热衷权势的性子可太上皇……哎这会儿闹成这样我听说他在行宫也不大痛快。”

凤阳大长公主不禁叹气“只能说命运弄人。”又宽慰母亲“我让驸马去过了阿弟只是有些偶感风寒慧妃蓝妃都是细致人小心服侍着哪。驸马还有内务司的差使我想着内务司不能离了他就让小宝去了他反正在家无事去了还能哄他大舅开心。”

慈恩宫外落日西沉瑰丽的霞光铺窗而入蓝太皇太后望着熔金的院落唇角抿出冷硬线条忽然道“其实到底还是老国公算无遗策。”

一时间凤阳大长公主也沉默了太上皇当年登基后便有压制勋贵之意更是用寒门出身的睿侯接掌西北军。睿侯亦不负圣望尽管早逝但多年来这一场风云际会龙虎相逢君臣相得是多少人挂在嘴边的美谈。

谁能想到睿侯身世竟有这样的隐密太上皇对柳家赶尽杀绝到头来掌北疆军的依旧是柳家血脉。

甚至还是有一半柳氏血脉的皇子登上帝位。

世族的密谋筹算凤阳大长公主每每想起亦不禁心下悚然。

可反过来说睿侯死在陆仲阳手里怕也是老国公未能料想得到的。帝都争权夺势何曾分世族寒门凡在此地之人谁不想呼风唤雨谁不想高高在上谁不想一人之下谁不想搅弄风云!

蓝太皇太后还有一桩愁事“我前儿跟安之提了把他母亲的陵寝迁回皇陵太上皇的陵一直在修也可暂且安置不过看他的意思倒有些不置可否。”

“难道还要让弟妹的陵寝放在天祈寺?这可太委屈了。”

“是啊。”

“问问皇后就知道安之的意思了。”

穆安之的意思……

穆安之给母亲恢复名誉后没急着给母亲迁陵他先后三次重赏有功将士从西北到西南皆有重赏。

陆侯改回本姓陆侯的意思他这支出身总有些尴尬倒宁可从母姓。穆安之倒是说“老国公与睿侯彼此确有父子之情何需计较这些细枝末节。在我看最后那段岁月不论对睿侯还是对老国公都是一和安慰。”

陆侯直接爵位上再进一等升了公爵。

麾下将领亦各有赏赐。

与陆侯一起改姓的就是杜长史了陆侯这里还好离得远别扭的多是北疆众将领。杜长史改姓倒没什么心里阴影他也不大尴尬可见杜首辅委实将他教导的好只是大家叫惯了小杜连穆安之也偶尔会蹦出一句“小杜”连杜长史自己你要叫他小杜、杜大人他反应极快倘是叫他小国公、柳大人他得过会儿才想到啊这是叫我哪。

于是为了方便自己和大家伙杜长史给自己取了个新字他现在字小杜连姓一起叫就是柳小杜。

这字简直了……

杜长史理所当然“我也是为大家伙方便也是不忘我哥的抚养之恩。”

改回身份后杜长史承袭了家中爵位。

柳家摇身一变又是一姓两国公。其实原本小杜国公身上还能多一个承恩公的爵位毕竟穆安之登基加恩母族亦是理所应当。不过小杜国公以皇后母族谦辞外戚之爵臣愿以臣子之身为陛下建功不愿因外戚荣身。

家里本身爵位不缺小杜国公对官爵之事并不太热衷他把家族的这一摊子事接过来重续族谱也有当年未波及的族人前来投靠多是些血亲较远的五服以外的小杜国公也没与他们再连宗五服以内的该怎么算怎么算。

对于这些族人最欣慰的就是家族重新立于朝堂他们哪怕不沾什么光但只要家族存在于他们便是最大倚仗。

尤其是那些出嫁在外的柳家女眷这些年多少遭逢不幸多少忍气吞生随着柳家的翻案又有多少悲喜欢欣人间血泪。

所以——

小杜国公急待成亲!

他十万火急求穆安之给他赐了婚然后还未大婚便把未婚妻朱阅连带丈母娘都接家里去了家里这一摊子他可忙不过来郡王妃倒是想帮忙却也上了年纪而且郡王妃还在忙大妞和胡安黎定亲大婚之事以及小杜国公大婚的准备。

小杜国公事急从权先把媳妇接来有郡王妃指点着打理府中内闱。

要说前皇商朱家真是羡煞众人。

小杜国公这样的香饽饽等着把闺女嫁给小杜国公的人家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别说你一个皇商家的闺女就是公主郡主小杜国公也堪称良配。凤阳大长公主都遗憾自己只有一个闺女已经出嫁了结果小国公转头就定了皇商家的女儿。

这这简直是惊掉半个帝都人的下巴。

尤其是杜首辅舅家还往杜首辅家里走了好几趟话里话外无非是说当年杜老爷子健在给小杜国公定的亲事定的可是他们家的闺女。当年那退亲完全是误会啊误会。杜首辅稀奇“表妹都嫁人多少年了舅舅还提这旧事做什么。”

当年舅家一直不大情愿这亲事主要查嫌小杜国公是庶出给个嫡女有些亏。舅家使的是个损招着家里婆子在小杜国公的必经之路上阴阳怪气说庶出卑贱啥的小杜国公当年还是杜家次子虽说庶出可兄嫂爹娘都没委屈过他半点如何受这个当时就把婆子打一顿亲自到舅家退了亲。

且以小杜国公之口齿刻薄无德这事儿闹的委实不小杜首辅既恼舅家势利又气弟弟做事轻率叫人拿住话把坏了名声还教导了弟弟一顿亲事也一拍两散。

后来小杜国公自己相中了朱家姑娘杜首辅打听过是个能干的姑娘并未反对帝都乱哄哄的日子对朱家也多有留意。

如今舅家重提亲事杜首辅心里明镜似的直接说“罢了就是罢了当初的了结书是经了帝都府的。”

□□脸舅舅比较要面子尴尬着道“我也这样说可你舅妈非要我过来。”

唱白脸的舅妈揉着帕子接了话“当初那不是不知道么。”

“不知道什么?不知道他是柳家血脉还是不知道他有国公的福分?”杜首辅凉凉的一瞥舅妈也不敢多言了。

舅舅一看立刻喝斥舅妈转而跟外甥说起旁的好话“两样都不知道。要是知道不说旁的当年老国公是何等人望就是柳家出事若知阿烽是柳家血脉再怎么我也不能答应断了亲事的。可见是你表妹无福也是咱家无福。我听说小国公赐婚的事了想着得小国公叫我这些年的舅舅他定亲成亲的是不是备份礼送过去也显得咱们两家的情分不是。”

杜首辅不动声色的应付了舅家几句他如今事忙便让长子陪着舅家说话出去应酬旁的事了。

杜长史与朱阅的事穆安之是早就知道的自杜长史随穆安之到北疆就藩又打仗这些年难得人家姑娘还在等他。

所以杜长史一求赐婚穆安之立码便高兴的应了还说一句“你拿上跟朱姑娘的八字到钦天监让钦天监给你们算个吉日赶紧成亲以后咱两家必要做一门儿女亲事。”

杜长史笑眯眯地“陛下若有公主下嫁当真是犬子福分。”

“干嘛非是我闺女嫁你儿子没准是你闺女嫁我儿子。”穆安之虽然还没见闺女的影儿但对于挑驸马是很慎重的。

杜长史人逢喜事精神爽“不拘这个不拘这个以后看孩子投缘。”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