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巴士
  1. 时空巴士
  2. 其他小说
  3. 她改行修情了
  4. 96、婴儿
设置

96、婴儿(2 / 2)


荣枯阁弟子身体前?倾,目光锁紧:“既然道辅万物之?自?然,则万物之?自?然是自?然而然否?”

苏斐然答:“道无为,因此万物自?然。”

荣枯阁弟子皱起眉头:“如此,有一问请教苏道友。既然自?然意为自?然而然、本身如此,那么,万物如何能言‘本身如此’?”

苏斐然无言。

荣枯阁弟子又问:“道自?生自?长,因此自?然。道生一,既而生万物,则道生万物。万物自?长,却?由道而生。既不能自?然而生,又如何能称自?然?”

自?身如此,自?然而然,才能够称自?然。道必定自?然,但万物不能决定自?己?的?出?生,即便能够决定自?己?的?生长,又如何能称自?然?正如人的?出?生不受自?身控制,生长的?边界受到物类的?制约,在这样情况下的?“自?然生长”,当真是“自?然生长”吗?

可是,难道又不是自?然吗?

苏斐然想了想:“若自?然为一自?然,则万物非自?然。但若自?然非一自?然,则道为绝对?自?然,万物为相对?自?然——皆是自?然。”

荣枯阁弟子弯腰:“多谢赐教。”

苏斐然既而问:“受道友方才启发,在下有一问请教。道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那么道是为,还是不为?”

对?方答:“道可为,却?不为。”

苏斐然问:“何解?”

答曰:“为而不恃,即是无为。辅自?然是‘为’,而万物因此自?然,便是‘无为。’因此,道‘无为而无不为’。”

苏斐然又问:“道友认为,是否可以理解为:道有‘为’的?能力,然后?才有‘不为’的?选择?”

对?方皱眉:“苏道友之?意是?”

苏斐然答:“道生万物,而后?辅万物之?自?然。按方才讨论,万物不能决定其生,因此得‘相对?自?然’,而道能决定自?生自?长,又决定万物之?生,因此成‘绝对?自?然’。道对?万物的?‘为’与‘不为’皆建立在这一基础上——它决定万物的?生。因此我?言,道首先立于万物之?上,方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的?选择。倘若道未生万物,道非绝对?自?然,则即便道愿‘为’,仍无力‘为’。所以,先有‘能为’,方有‘愿为’‘不愿为’。”

换言之?,‘道’有主宰万物生死?的?权利,方有选择做与不做的?权利。

一旦这样解释,那么,‘道’对?万物的?“辅而不敢为”,即是上位者对?下位者的?悲悯。

论道结束。

没有既定的?答案,只有问与答,或思考却?不能答。但有些问题,本不需要答案。

修道者所修,不在《道德经》,不在天地运行之?道,而在自?身圆融之?道。

离开论道场,迎面见卫临棹。他只问一句:“有何感触?”

苏斐然答:“《道德经》有涯,而道无涯。”

卫临棹颔首。

苏斐然自?他身边擦过,出?门时?又遇见无为。论武之?战后?,两人再无交流,无为此番似专门在此等候,苏斐然却?只当未见,正要错过,忽听无为道:“我?认同你的?观点。”

苏斐然停步:“哪点?”

无为道:“确立权威,方有选择的?权力。”

苏斐然回过神来?。

无为上前?几步:“卫临棹问你有何感触,你骗了他。”

苏斐然微笑:“你很了解我?。”

“当然。”无为嘲讽地笑:“没人比我?了解你——”

话音未落,苏斐然身形忽动,下一刻,银簪抵在无为颈项,声音响在无为耳边:“这你也想到了吗?”

无为笑:“我?想到你不会下手。”

“是吗。”苏斐然轻吐两字,银簪猛力刺下!

没有成功。

刺下的?瞬间,苏斐然感到清凉掠过,怀中已经无人,不禁悚然一惊,复命剑出?鞘,看向来?人。

看到的?时?候,她握紧了复命剑。不是因为紧张,而是因为激动。

谷先生。

她衣袂飘飘,似要乘风归去,目光上扬,空洞无物。无为正在她手边,抓住她手腕惊呼:“谷先生!”

谷先生茫茫然低头,眼?睛缓缓聚焦,看到无为,才想起自?己?做了什么,悠然一声叹息:“你们终究再见。”

苏斐然立刻问:“我?们为何不能再见?”

“你们当然可以再见。”谷先生的?目光又放得极悠远:“你们最?好再见……”

苏斐然眯起眼?:“她欲杀我?。”

“杀你?”谷先生又扯回飘忽的?注意力,点头:“嗯,她是想杀你。你也可以杀她。”

苏斐然冷静道:“这便是我?们不能相见的?原因?互相残杀?”

“唔。”谷先生沉吟片刻:“算是吧。”

“算是?”苏斐然笑了笑:“那真正的?原因是什么?难道是——”

她说:“我?们同命相连?”

“唔。”谷先生又沉吟:“算是吧。”

她说:“她是你的?心魔。”

作者有话要说:参考文献:

刘笑敢:《老子》自然观念的三种含义

刘笑敢:老子之自然与无为概念新诠

曹峰:“自生”观念的发生与演变:以《恒先》为契机

关于道的自然的第一性,万物自然的第二性,以及道的“不敢为”建立在绝对权威基础上,来自课上老师观点。老师主攻法家思想,所以对老子的解读主要从政治方面考虑。不过我认同《老子》本是政治哲学。

为写这篇文参考了很多文献,大部分都融在文中的各处论道以及设定里,没有特殊注明。

主要参考刘笑敢、曹峰、池田知久的论文。

当然,道理都很浅显,毕竟更深的我也写不出来2333.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